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国产替代“核心赛道”,这一行业有望成下一个半导体

摘要:国产替代“核心赛道”,科学仪器行业有望成下一个半导体

过去讲到国产替代,市场聚焦的都是半导体,而今年初随着美国对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两类高端科学仪器实施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科学仪器正式成为国产替代“核心赛道”。

我国科学仪器进口依赖度高,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精密仪器金额达909.82亿元,超过大豆(838.8亿元)和芯片(838.8亿元),成为中美贸易中最大的单一进口品类。

其中,质谱仪、色谱仪等高端设备长期被美国赛默飞、丹纳赫等巨头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5%。

高端科学仪器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

以质谱仪为例,其核心部件(如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分子泵)依赖进口,美国设备的检测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一,而国产设备直到2024年才通过国家专项验收。半导体制造中的超痕量杂质检测设备也曾几乎完全依赖美国安捷伦。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浪潮不可逆,机构看好国内企业发展机遇

 

基于供应链安全需求下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浪潮不可逆,而国产企业近年研发、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已经具备高端产品替代能力了。

 

中信证券研报称,在美国出口管制与关税不断加码的背景下,国产科学仪器面临供应链、技术“双脱钩”局面,倒逼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升级,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中信证券表示,我国科学仪器国产化率较低,但头部厂商在其优势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判断细分龙头将继续巩固优势产品地位,并逐步横向拓展产品矩阵,充分受益于本次国产替代浪潮。

信达证券指出,为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支持采购国产仪器、鼓励创新研发。本次关税增加直接导致科学仪器进口成本上升,倒逼国产仪器替代进程。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科技强国聚焦供应链自主可控领域之一为科研仪器,我国科学仪器已突破部分产品线国产化,政策持续推进自主可控研发力度。

国产替代“核心赛道”,这一行业有望成下一个半导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国产替代“核心赛道”,这一行业有望成下一个半导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