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3日正式开幕,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行业风向标,本届展会不仅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人形机器人的集中亮相更成为焦点。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以“车模”身份登场,智元机器人远征A2则化身“金牌讲解员”,与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形成共振,推动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热议话题。

 

一、人形机器人成车展“新主角”

 

在小鹏汽车展台,身高178厘米的IRON凭借自主行走、招手互动等动作吸引了大量关注。其核心技术在于通过大模型控制全身62个关节,实现头部、腰部、手指等精细动作协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透露,量产版本将配备仿生皮肤和接近真人比例的手部,目标是“让机器人成为实用工具而非玩具”。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1

 

另一边,智元机器人远征A2在法士特、上喆汽车等展台承担导览任务,通过语音交互和自主导航为观众讲解展品信息。这类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客户工厂部署,智元官方数据显示,其2025年累计出货量将达962台,主要应用于工业物流与制造场景。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2

 

二、特斯拉Optimus量产提速关税缓和消除不确定性

 

特斯拉在4月23日发布的财报中宣布,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搭建试生产线,计划2025年试生产5000台,主要用于内部物流与制造环节。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强调,Optimus的核心价值在于替代重复性人力劳动,尽管面临稀土磁体供应限制,但与中方的协商进展顺利,关税预期已显著缓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供应链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推动力。特斯拉Optimus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已通过均胜电子验证,单机价值量达3000元,若实现百万台量产,将为其贡献30亿元营收。此外,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恒立液压等企业在执行器、丝杠等核心部件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形成长三角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三、行业进入“场景渗透”关键期

 

佐思汽研报告指出,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工业元年”,物流、制造等结构化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将率先启动,潜在市场规模超数十万亿元。技术层面,具身智能与多模态大模型的融合正在加速,例如智平方AlphaBot2通过端到端协同实现复杂环境作业,众擎机器人PM01则采用光学动捕技术提升拟人化程度。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3

 

政策层面,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整机产品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产业链提供了明确指引。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20亿美元,中国占比或超30%。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4

 

四、机构观点:T链调整后迎布局良机

 

中信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未变,2025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1万-2万台,特斯拉产业链经历关税冲击后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建议关注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环节。

 

东吴证券指出,车企与科技巨头的跨界布局(如小鹏、华为)将推动行业爆发,具备量产能力的供应链企业将充分受益。

 

华鑫证券强调,Optimus年底定型、2026年量产的时间表明确,车+机器人双轮驱动下,T链(特斯拉产业链)将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抢镜?来看看怎么个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