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大飞机板块持续活跃。超7家公司涨停,通易航天盘内最高涨幅超21%。
消息面上,中国与马来西亚于4月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支持马方引进中国商飞C909和C919飞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正式叩开东南亚市场大门。这一进展与中国商飞最新产能规划形成共振:2027年C919产能将达150架/年,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200架/年,较2025年75架的产能目标增幅达167%。若以单架飞机1亿美元测算,2029年C919年产值将突破200亿美元,叠加全产业链带动效应,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
一、万亿核心驱动三大动力洞悉
市场需求爆发: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年国内将接收超9000架新机,对应价值1.4万亿美元,占全球民航市场增量的22%。
技术壁垒突破:C919国产化率已达60%,国产长江-2000发动机完成35吨推力测试,性能超越波音787的GEnx-1B发动机,预计2027年实现装机。
国际适航破冰: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第四轮适航审查进入尾声,C919有望2025年获得欧洲认证,为进军欧美市场铺路。
二、全球化布局:从区域渗透到体系输出
C919正以“成本优势+技术迭代”双轮驱动开拓国际市场:
东南亚首航在即:马来西亚亚航计划2026年引入C919执飞吉隆坡-上海等航线,埃及、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同步推进适航认证。
欧洲市场破局:瑞安航空明确表示,若C919价格比空客A320低10%-20%将下单采购,其1.8亿人次的年运输量为国产飞机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生态体系构建:中国商飞通过“适航互认+基建合作”模式,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建立独立于FAA/EASA的认证体系,目前已与27国达成领空开放协议。
三、产业链重构:发动机环节成兵家必争之地
大飞机产业链呈现显著的“微笑曲线”特征,发动机作为价值占比超50%的核心部件,技术门槛和利润空间最高。当前,C919虽暂用CFM国际的LEAP-1C发动机,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长江-2000发动机:采用18片宽弦碳纤维扇叶,燃油效率提升15%-20%,设计寿命与C929全周期匹配,预计2027年量产。
复合材料应用:中航高科合资公司2025年将交付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产品,目标替代传统钛合金材料,减重30%以上。
东吴证券指出,大飞机产业已进入“产能释放-技术突破-市场扩张”三重驱动阶段,建议关注发动机及复合材料环节。
以下相关公司梳理:
发动机主线:航发科技(核心部件加工)、航宇科技(环形锻件)、航亚科技(叶片制造)、万泽股份(高温合金)。
复合材料主线:中航高科(碳纤维预浸料)、中简科技(T800级碳纤维)、光威复材(全产业链布局)。
正如新能源产业催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十倍股,大飞机产业的“0-1”突破同样孕育历史性机遇。随着C919产能释放、国产发动机装机提速、全球市场份额扩张,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产能弹性的企业,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提个醒,下午大飞机走强,这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