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强势反弹,截至发稿,福莱新材涨停,震裕科技、利亚德、奥比中光-UW涨超10%,鸣志电器、万达轴承、强瑞技术、斯菱股份、日盈电子等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板块热度高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叠加驱动,尤其是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及量产落地进展,进一步验证行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的潜力。
一、核心事件驱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验证中国产业链优势
1、赛事突破与国产技术标杆
4月19日,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全程21公里覆盖复杂路况,考验了关节协调性、算法稳定性、能源管理等关键技术,展现了中国在高强度运动场景规模化实践的领先地位。赛事暴露的技术短板(如电机散热、传动机构效率、“小脑”运控延迟)也为产业链优化指明方向。
2、量产落地加速
天工队宣布天工2.0机器人即将小批量量产,未来价格对标入门级小轿车(约10万-20万元)。这一信号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可靠性验证(如续航、耐热性)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二、行业逻辑解析: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共振
1、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1)电机与传动机构:电机高功率密度与散热能力、丝杠/减速器的精度与刚性需求提升,相关企业或将受益。
(2)“小脑”运控系统:涉及驱控算法与硬件兼容性优化等的相关企业布局领先。
(3)轻量化材料:降低自重以提升能效,碳纤维及新型合金材料需求增长。
2、AI与算法赋能
天工Ultra搭载的“慧思开物”平台实现路径规划与自主避障,体现AI大模型+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特斯拉Optimus凭借完整AI体系(模型、数据、芯片)领跑,国产厂商如华为、宇树科技加速追赶。
3、场景应用爆发
(1)工业领域:优必选Walker S系列已在汽车工厂实现多机协同作业,东风柳汽、吉利等企业加速导入。
(2)消费服务:养老陪护、家庭服务等场景政策支持明确,北京市规划两年内释放超千台人形机器人需求。
开源证券发布研报称,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高强度运动场景的规模化实践方面取得领先优势。赛事全面检验了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协调性、控制算法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同时暴露出电机、传动机构、“小脑”运控等短板。看好特斯拉链、共性关键技术、丝杠受益以及小脑相关产业链等。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中国机器人跑赢全球,这几大产业链要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