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航天迎来历史性突破!2025年4月24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明确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上海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又将为商业航天产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一、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迎重大机遇
今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为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这一举措意味着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二、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目标明确
上海力争到2027年实现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具体来看,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将达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同时,产业链发展集聚度将显著提升,箭、星、网、端配套体系不断完善,集聚一批火箭、卫星、星座、终端链主企业,带动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此外,上海将重点打造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和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星座组网应用效应也将凸显,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天基、空基、地基、海基全时域可达。上海将充分发挥大国重器装备集聚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优势,打造大飞机、邮轮、低空空联、个人通信等“100+特色应用场景”,形成规模推广效应。
三、产业发展重点与支持措施并举
上海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将聚焦于商业火箭、商业卫星、智能终端和应用服务四大领域。
在商业火箭领域,将重点发展液氧甲烷/煤油发动机、返回控制系统等关键配套,形成具有运载能力梯度的系列化重复使用商业火箭产品。
商业卫星领域则着重发展星载相控阵天线等关键配套,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推动商业卫星迭代升级。
智能终端领域将重点发展多频段终端模组等关键配套,提升批量化制造能力。
应用服务方面,则将在智能驾驶、城市治理等6大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并推动飞机、邮轮等4大领域国内率先示范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例如,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引育中小配套企业成长,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和贷款贴息;支持标志性产品研制能力提升,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贴;给予商业发射综合补贴等。
四、利好因素众多
政策支持方面,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上海将给予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支持,按保费总额的50%进行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达1000万元。此外,还将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安全稳定的全球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和遥感星座,给予星座建设企业阶段性首批卫星商业保险费用一定比例补贴,单颗卫星最高达2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支持最高达3000万元。
上海还将在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商业航天人才引育等方面发力。例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实验室等共性服务平台,按上年度经核定研发投入最高50%比例给予支持,单个平台年度最高达500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布局建设卫星网络地面站,纳入信息基础设施支持范围,并保障卫星网络地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产业集群发展也将为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带来巨大优势。上海计划建设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和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集聚火箭发动机、分系统、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门对门配套,进一步提升商业火箭总装效能。此外,上海还将支持浦东新区、青浦区等结合商业航天产业资源禀赋,推动企业加强重点产品研发攻关及产业化,加快拓展新场景应用。
五、券商观点
国盛证券测算,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达到2850亿美元,低轨卫星的爆发将加速产业增长。卫星互联网是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必经之路,是未来车联网、物联网等万物互联通信的技术底座。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高达2.5万亿元。
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上海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集聚能力,有望成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到2027年,上海将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天基、空基、地基、海基全时域可达,打造大飞机、邮轮、低空空联、个人通信等“100+特色应用场景”,形成规模推广效应。
从技术创新来看,上海在商业火箭、商业卫星、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将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推动商业卫星迭代升级;建设商业卫星超级工厂,持续提升卫星智能制造能力;研制共口径兼容高中低轨卫星的通信终端、通导融合终端、手机直连终端等系列化产品,提升智能终端批量化制造能力。
从产业链协同来看,上海将构建完善的商业航天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加强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打造“链主”引领生态,促进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化发展。
未来,上海有望成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凭借明确的目标、有力的措施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有望在2027年实现1000亿元规模的目标。对于相关企业和投资者而言,抓住这一机遇,或许将在未来的商业航天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这个商业航天板块!上海特别关注,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