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受相关利好催化,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截至发稿,芯朋微、中颖电子涨超10%,富满微、思瑞浦、艾为电子、芯海科技、上海贝岭等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一、上涨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1、政策利好密集释放,国产替代加速落地
(1)原产地规则重塑产业链格局: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作为原产地判定依据。此举直接利好国内晶圆代工相关龙头,并倒逼海外设计企业将流片环节转移至中国境内,带动国内设备、材料需求提升。
(2)关税反制倒逼自主创新:中美关税战升级背景下,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及芯片加征高额关税,短期推升进口成本,但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例如,模拟芯片领域厂商市场份额有望提升;RISC-V架构MCU厂商通过开源技术突破海外垄断。
2、行业周期共振:AI需求爆发与库存周期反转
(1)AI驱动新一轮增长:根据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机构观点,2025年半导体行业将迎来“需求-产能-库存”三周期共振。云端算力(GPU、HBM存储)需求持续高景气,端侧AI(如AIPC、AI手机、机器人)成为新增长极,拉动SoC芯片、模拟芯片、传感器等需求。
(2)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回升,芯片库存处于低位,叠加消费电子补库需求,行业进入温和复苏阶段。
二、国产替代主线下的相关细分赛道机遇
1、设备与材料:自主可控的核心抓手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刻蚀、清洗等环节已实现突破,国产光刻胶、抛光垫等材料替代加速。政策推动下,设备国产化率有望从目前的20%向50%迈进。
2、设计环节:对标美系巨头的突围
(1)CPU/GPU:受益于Intel/AMD涨价带来的性价比优势。
(2)模拟芯片:汽车电子、工业领域替代TI、ADI份额。
(3)射频芯片:5G和卫星通信领域加速渗透。
3、制造与封测:产能扩张与订单回流
相关代工厂承接海外转单,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提升。
三、券商观点与后市展望
1、中信证券:看好云端算力(GPU/HBM)、端侧AI(SoC芯片)、设备/零部件及模拟芯片四大主线,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增长超15%。
2、国金证券:强调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逻辑,看好AI算力芯片及存储产业链。
3、万联证券:关税博弈下,本土供应链成本优势凸显,结构性行情或延续。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国产替代浪潮来袭,半导体板块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