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后开盘,截至发稿,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创业板指强势领涨。盘面上,热点集中在以游戏、影视院线为代表的AI应用板块,以猪肉、养鸡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以及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板块。
其中,固态电池板块行情火爆。百利科技5天3板涨停,万向钱潮、北京利尔、洪田股份等多股首板涨停,中一科技、海博思创、湖南裕能等股涨超10%,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固态电池板块的强势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结果,标志着该板块正迎来产业化的关键拐点。具体来看:
一、政策驱动,产业标准体系加速完善
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明确政策导向。同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固态电池材料评测用模具电池装配方法》等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硫化氢产气量评价方法》等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这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正式实施,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这一”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将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认知,而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本身不具备可燃性,安全性优势将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二、产业化进程加速,量产节点明确
固态电池产业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已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宁德时代5GWh全固态产线已投产,国轩高科”金石”电池完成装车测试验证。目前,已有8家电池企业搭建了中试线,普遍规模在0.3GWh左右,其中中航锂电的中试线预计6月完成搭建,宁德时代的两条产线计划在9-12月进行准备。
产业规划清晰明确:2025年将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2026年实现量产。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产业化拐点在即,重视固态电池投资机会”。随着头部厂商中试线逐步落地,2026年量产线建设将持续突破,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
三、技术突破推动商业化进程提速
技术路线方面,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液(部分超过10⁻²S/cm),成为宁德时代、丰田等厂商的重点布局方向。近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铁基卤化物一体化正极材料,首次实现电极层面的自修复能力,在5C高倍率下循环3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0%,显著提升电池循环寿命。
此外,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宽电化学窗口和低成本特性,成为硫化物之外的另一潜力方向。中国科研团队在氘代酸碱制备技术上的突破(成本降低80%),也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下游需求爆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海外市场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产能紧缺,部分头部厂家2026年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国内方面,随着低空经济、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应用场景的拓展,固态电池的需求空间持续扩大。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固态电池行情已先后历经”需求驱动”到”新技术驱动”两个阶段。2024年以前,国内固态电池发展重心集中在半固态电池;随着2025年头部厂商中试线逐步落地,”半固态”需求逐步释放,”全固态”产品有望示范装车,产业进入新阶段。
五、后市展望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发展趋势明确,伴随2025年头部厂商中试线逐步落地,2026年量产线建设将持续突破,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
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产业落地、需求拓展的多重利好共振,固态电池板块已进入价值重估阶段。在新能源车产业链技术升级替换的关键验证期,固态电池有望成为继锂电池之后的又一重要技术突破点,相关产业链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的黄金窗口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龙头股5天3板涨停!固态电池板块行情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