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催生出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如今,智能机器人不再是遥远的科技概念,而是渗透到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城市治理等多个场景的“实干家”。从全运会火炬传递的亮眼表现,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机器人产业正以强劲势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一、明星产品出圈: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惊艳亮相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深圳举行,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以深圳站“0号”火炬手身份登场,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这款由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不仅是国内首款可跳跃、适配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更实现了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不同于以往依赖手持遥控器现场控制的模式,“夸父”凭借稳定的5G-A连接保障和全新升级的运动控制算法,在无技术人员陪跑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了火炬传递全流程。研发团队重点优化了奔跑时的“黏性”与动态性,打破了此前机器人固化的奔跑姿态,让迈步、摆臂等动作更接近人类的自然流畅感,在传递过程中展现出媲美真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性,绝非简单的机械重复。

二、产业整体态势:融资+政策双轮驱动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与政策红利。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如乐聚、宇树、智元、众擎等,均获得了融资助力,为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注入动力。
政策层面更是持续加码,“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具身智能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规划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行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加速推动产业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应用。
三、市场规模与产量:全球与中国同步高增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机器人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智能机器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0-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从1188亿元增长至2778亿元,复合增速超过20%,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488亿元。
国内产量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多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更是高达1051.93万套;报告预测,202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增至66.76万套和1262.31万套,展现出强劲的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需求潜力。

四、企业业绩表现:板块营收利润双高增
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印证了产业的火爆态势。根据万得概念划分,前三季度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公司整体营收达到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净利润1519.94亿元,同比增长19.1%。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彰显出板块强大的盈利能力与发展韧性。
从全运会火炬传递的技术突破,到市场规模与企业业绩的增长,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5G-A等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及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的不断加码,机器人将在更多场景实现突破,从工业制造到民生服务,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应用,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未来,具备更高级智能、更自然交互能力的机器人,将成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夸父”传火炬!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冲3488亿,业绩高增

多重共振!政策、业绩双击有色板块!机构看好行业机会
新能源车渗透率冲60%!锂铜需求暴增,有色或迎新一轮爆发
突然!强势拉升!短剧游戏板块大爆发
量子科技站上国家战略风口 开启“从1到10”产业化加速期
疯了?深圳3年冲20万亿:200单并购激活产业新生
【热点聚焦】4天3板涨停!光伏设备板块午后强势拉升
并购重组+产能管控共振!有色金属板块或迎价值重塑
五年规划步步升级!有色金属或站上风口浪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