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这5家!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抢占千亿蓝海

当AI热潮席卷资本市场之际,固态电池赛道正悄然完成从实验室研发向量产线落地的跨越。

在技术研发持续突破的同时,固态电池概念股亦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该概念指数今年以来涨幅已接近50%。

从行业数据来看,中国全固态电解质专利申请量同比增幅达87%,半固态电池装机占比目前已攀升至6.3%。随着2026-2027年规模化装车窗口期日益临近,行业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数据来源于中国报告大厅《2025-2030年中国电池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开源证券分析指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迈向量产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底将启动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进入普遍装车试验阶段。

此外,低空经济、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的拓展,进一步打开了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有望推动其产业化落地进程提速。

而以下5家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从材料到设备全链条布局的企业,正持续发力,将固态电池领域的“千亿蓝图”逐步转化为现实。

这5家!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抢占千亿蓝海 1

1、赣锋锂业

作为全球唯一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全技术路线的企业,赣锋锂业的产业化进度领跑行业。

通过与东风、广汽等车企的示范运营合作,公司计划2026年启动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2、当升科技

国内唯一量产的Ni≥95%超高镍单晶正极,与卫蓝联合开发的复合体系循环寿命超2500次,已批量供应清陶、辉能等头部固态电池企业。

依托含多种小金属的六大正极系列,公司不仅成为海外车企核心供应商,更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中占据关键环节,完美衔接小金属、电池材料与新能源车三大赛道。

3、贝特瑞

全球负极出货7连冠的贝特瑞,在固态电池领域延续优势。其硅碳负极比容量达1500mAh/g,较传统石墨提升4倍,量产成本却低20%,已通过主流厂商验证。

更关键的是,公司完成固态电解质中试验证,形成“负极材料+电解质”协同布局,配合年产万吨的硅基材料产能,有望在半固态电池渗透率提升中持续受益。

4、璞泰来

安徽基地的硅碳负极实现小批量出货,LATP与LLZO两类固态电解质完成中试,年产200吨产线落地。

在设备端,干法成膜设备、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已交付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三年订单超2亿元,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生产装备的闭环生态。

5、欣旺达

欣旺达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累计产量突破800万颗,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可穿戴设备,同时与高校合作攻关车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23%,成为消费与车用场景的重要衔接者。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这5家!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抢占千亿蓝海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这5家!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抢占千亿蓝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