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经济开门红:一季度贡献率达36.3%
2025年一季度,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拉动作用突出。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3%。
重点行业稳中提质。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效益明显改善,前两个月利润同比增长15.3%。
数据亮点:
1.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上海、广东等地一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项目稳步推进。
2.数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
二、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技术攻坚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副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
场景落地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
生态构建: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三、稳增长组合拳:三大行业政策加码
针对装备制造业,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宣布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子装备三大行业新一轮稳增长方案,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需求端:扩大有效需求,实施“工业母机+”“机器人+”等供需对接行动,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供给端: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钢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数字化转型:发布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建设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
四、电子信息制造业:鸿蒙生态与开源战略并行
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在广度、深度、力度上下更大功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到了三大方向:
消费电子升级:继续强化优质电子信息软硬件供给,持之以恒推进软硬件技术攻关,加强消费电子典型应用案例和试点示范优秀成果宣传推广,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开源生态建设: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产业链协同:加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上海、广东等地项目稳步推进。
五、从供给到消费链条
针对消费提振,工信部着重抓好“三升”:
产业升级:发布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市场升质: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维度,推荐“人工智能+消费”案例,打造新模式新场景。
消费升温:开展“消费名品全国行”“吃货季”等活动促销费,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工信部将通过数字化赋能、稳增长政策、开放合作等组合拳,推动工业经济向新质生产力转型。随着6G研发、开源生态、外资开放等战略落地,中国制造业将转向“质量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一季度开门红!工信部:未来将从这几个方向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