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AI应用赛道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政策赋能、技术突破、需求爆发形成强大共振,叠加“人工智能+”行动的自上而下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随着国产芯片与云计算头部公司业绩逐步兑现,科技大厂资本开支(CapEx)持续加码,进一步夯实了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AI应用板块作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或正迎来全方位爆发契机,其在科技市场领域的主线地位愈发稳固。

 

一、“人工智能+”政策落地,自上而下激活产业活力

 

政策支持是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人工智能+”行动的出台与落地,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与潜在资金支撑。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新政,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覆盖制造、医疗、交通、教育等多个重点领域,形成“顶层设计+地方配套”的政策体系。以上海“模力社区”为例,作为区域AI产业集聚区,已吸引近200家相关企业入驻,形成技术协同、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或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政策导向。

 

政策层面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方向引导上,还包括潜在的资金扶持与市场培育。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资金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示范、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如深圳对AI创新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北京设立百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金公司研报中指出,“十五五”政策吹风期,数字基建、AI+行业应用等方向或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行业发展确定性显著提升。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赋能,不仅降低了AI应用的落地门槛,还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进程,为应用板块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大模型与端侧AI迭代加速,筑牢应用落地基础

 

技术创新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以来,大模型能力升级与端侧AI技术突破,为应用板块爆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大模型领域,阿里通义千问Qwen3、谷歌Gemini2.5等新一代模型相继发布,在理解能力、生成效率、多模态交互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模型参数规模与训练效率较前代产品提升3-5倍,能够更好地适配复杂行业场景的应用需求。

 

例如,阿里通义千问Qwen3的逻辑推理准确率超过92%,多轮对话上下文理解长度突破10万字,为企业级应用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底座。

 

端侧AI技术的突破则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的边界。随着算力芯片小型化、低功耗技术的发展,AI能力逐步下沉至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IDC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线上零售市场笔记本电脑销量251万台,其中AIPC占比已达36%,同比增幅150%,创市场份额新高。

 

中金公司预测,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AI手机硬件升级、AI可穿戴新终端形态创新等方向。技术层面的持续迭代,不仅提升了AI应用的用户体验,还降低了应用开发成本,使得AI技术能够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或为应用板块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土壤。

 

‘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AI应用赛道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1

三、行业与消费需求齐爆发,打开应用增长空间

 

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是AI应用板块崛起的核心动力,行业级应用与消费级应用双轮驱动,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需求格局。在行业应用领域,AI技术正加速渗透到医疗、制造、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以医疗领域为例,卫宁健康业绩报数据显示,其AI辅助诊断系统已覆盖3000家医院,诊断准确率达93.6%,2025年Q2医疗AI收入实现翻倍,单日处理影像量达30万张,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直接受益于“人工智能+医疗”的政策催化。

 

在制造业领域,宝信软件业绩报数据显示,其工业AI质检系统将产品缺陷率从5%降至0.8%,智能工厂相关合同额有望突破50亿元,其工业知识图谱覆盖90%产线场景,技术壁垒显著。

 

消费级应用市场同样表现亮眼,AIPC、智能座舱、AI生成式应用等成为消费热点。极豆科技作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极豆科技 2025 年合作伙伴大会披露信息显示其已成为奥迪、宝马等20多家主流车企的Tier1供应商,其AI智能座舱系统能够实现语音交互、场景化服务、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AI生成式应用如AI绘画、AI写作、AI设计等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AI消费级应用月活用户突破8亿人次,同比增长120%,其中办公类、创意类应用增速最快。行业与消费需求的双重爆发,为AI应用板块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也推动了应用场景的持续丰富与深化。

 

四、产业国产头部业绩验证,大厂CapEx加码筑牢根基

 

国产芯片与云计算头部企业的业绩兑现,以及科技大厂持续的资本开支投入,为AI应用板块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在硬件层面,国产AI芯片企业技术不断突破,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为应用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算力支持。

 

中科曙光作为阿里云液冷服务器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杭州智算中心建设,为阿里通义千问Qwen3训练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持,中科曙光 2024 年年度报告及液冷业务专项公告显示2024年液冷业务收入增长230%,其液冷技术PUE低至1.15,可有效降低AI服务器能耗。浪潮信息作为阿里AI服务器主供应商,采用JDM模式深度定制,浪潮信息 2024 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预计获得阿里新增机柜50%订单,2024年AI服务器营收占比超30%。

 

云计算头部企业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平台服务,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成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企业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推出一站式AI开发平台,提供模型训练、推理部署、数据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中国信通院《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云计算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AI相关云服务收入占比突破25%。

 

同时,科技大厂的CapEx持续加码,各企业 2025 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及资本开支专项披露2025年上半年,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的AI相关资本开支合计超800亿元,同比增长60%,主要用于智算中心建设、芯片研发、模型训练等领域。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国内外算力链需求增长确定性提升,网络在AIDC中的重要性有望提高,为AI应用板块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五、多赛道多点开花应用落地加快,细分领域业务机遇凸显

 

 

在政策、技术、需求、产业的多重推动下,AI应用板块呈现多赛道多点开花的态势,工业、医疗、消费电子、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业务发展机遇显著。

 

赛迪顾问《2025 中国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工业领域,AI+制造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除宝信软件外,多家企业布局工业大模型,通过AI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质量控制水平,预计2025年工业AI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55%。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应用快速落地,德勤《2025 医疗人工智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卫宁健康之外,多家企业聚焦基层医疗与专科医疗场景,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行业渗透率有望从当前的15%提升至2026年的30%。

 

消费电子领域,AIPC、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成为增长引擎,春秋电子的笔记本电脑结构件业务受益于AIPC的快速渗透,春秋电子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9331.83万元,同比激增248.44%,其产品覆盖联想、戴尔等头部厂商,订单量显著增长。

 

智能座舱领域,除极豆科技外,多家企业围绕语音交互、场景化服务、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进行创新,乘联会《2025 年上半年智能座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智能座舱AI功能的搭载率已从2023年的40%提升至2025年的75%。此外,AI+金融、AI+教育、AI+交通等领域也在加速落地,形成了全方位的应用矩阵。

 

人工智能行业正处于政策、技术、需求三维共振的黄金发展期,“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而国产芯片与云计算头部的业绩验证、科技大厂的持续投入,进一步提升了行业业务发展能力。AI应用板块作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在工业、医疗、消费电子、智能座舱等多个细分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在科技市场领域的主线地位难以撼动。

 

 

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AI应用板块的增长空间依然广阔。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场景落地能力与客户资源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发展中持续受益。在行业景气度上行的大背景下,AI应用板块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科技市场领域的核心主线之一。

‘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AI应用赛道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AI应用赛道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