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97.9%产量增长!双“全球首例”,机器人“立大功”!

10月28日,A股迎来历史性时刻,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之后,沪指首次突破4000点。盘面上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消息面上,随着多省市前三季度GDP数据陆续公布,数据显示,杭州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显著,达到97.9%。北京市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9.6%,上海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41.6%。这些数据表明,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97.9%产量增长!双“全球首例”,机器人“立大功”! 1

市场需求旺盛,头部企业加速推进

 

随着头部企业加速推进机器人量产与场景落地,产业链核心企业有望持续受益。领益智造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领珑”人形机器人已实现规模化订单转化,近期斩获行业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新订单,产品将用于汽车零部件检测、仓储分拣等工业场景,显示出国产人形机器人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

 

上周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2025年三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Optimus 3 代可能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这一举措不仅为机器人产业链带来了强劲的需求预期,也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加速发展。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

 

技术突破方面,全球首款进入课堂教学场景的全尺寸仿生机器人“小安”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科学教育课上正式“开讲”。这标志着由合肥本土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迈出从实验室走向讲台的关键一步。

 

此外,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全球首例跨国机器人辅助心脏介入手术。该手术跨越欧亚大陆,通信传输距离超过1万公里,实现中法两国专家实时联动、同步精密操控。本次手术采用的机器人经导管心脏介入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97.9%产量增长!双“全球首例”,机器人“立大功”! 2

券商机构观点

 

东方证券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具有强制造优势,相关公司持续布局海外产能,产业链受外部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持续下降。当前,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已逐渐成熟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或迎来布局时机。

 

湘财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技术突破(中国企业加速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AI融合,驱动性能跃升)、场景落地(应用从工业制造向多元领域渗透,适配性持续提升)、及全球化布局(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结合国际生态合作,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具备全链条创新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投资需围绕技术纵深、场景渗透与出海动能展开。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行情,是交易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变化和量产预期的重要窗口期,无惧审厂延后等边际扰动。同时国产链条预计Q4来自于资本运作、订单出货、场景落地等消息将不断释放。我们继续看好板块行情,首推T链,同时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综合来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转折随着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从工业生产到医疗教育,机器人正深度融入经济各个领域。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重要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7.9%产量增长!双“全球首例”,机器人“立大功”!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97.9%产量增长!双“全球首例”,机器人“立大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