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沪指在3800点附近反复震荡,创业板指却悄然创下年内新高,深成指维持稳步上行,2024年9月24日政策点燃的行情热度,正以“指数分化、赛道狂奔”的姿态定义着当前市场。
对投资者而言,当下最棘手的矛盾并非“是否入场”,而是“如何避免踏空与踏错”。东吴证券15年曾有数据揭示的四季度资金迁移规律,让“踏空优质赛道的机会成本高于震荡风险”成为共识。接下来的内容将从924行情的延续性出发,全篇四季度到底为什么人形机器人、AI算力、AI硬件、固态电池四大核心赛道的产业逻辑与业绩相对稳定性。
一、924行情印证结构性牛市:踏空比套牢更可怕
2024年9月24日,超预期政策组合拳点燃的市场热情,至今仍在结构性行情中延续。当日上证指数大涨4.15%、创业板指飙升5.54%的爆发力,仅是牛市序幕——截至2025年9月,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2025年涨幅已超47.11%,远超上证指数14.32%的同期表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A股94只翻倍股中,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行业占比超四成,寒武纪以534.61%的涨幅领跑,神宇股份等科技股凭借业绩高增实现股价翻倍。
这种“指数温和上行、龙头翻倍狂奔”的格局,正是结构性牛市的典型特征。9月以来沪指在3800点附近震荡,但创业板指仍创年内新高,深成指实现1.14%的周涨幅,说明资金并未离场,而是向高景气赛道集中。东吴证券15年策略模型研究数据显示,四季度资金更倾向于从拥挤主线转向性价比方向,此时踏空优质赛道的机会成本,可能远超震荡调整的风险。
二、四季度四大核心赛道:踏对方向是关键
1.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催生确定性机会
特斯拉的战略倾斜正在激活整个赛道。马斯克将Optimus机器人定位为“占公司80%价值的核心资产”,100万台交付目标纳入薪酬考核,而第三代量产版原型机将于10月底至11月初亮相,2026年量产计划有望在Q3业绩会明确。产业端,国内精密制造企业已进入供应链,光智科技等个股在924行情中已实现翻倍涨幅,跟踪国证机器人指数的ETF规模突破87亿元,资金抢筹迹象明显。四季度既是技术验证期,更是订单落地的前奏。
2.AI算力:从“算力荒”到“订单潮”的价值兑现
AI算力的需求爆发已从概念走向业绩。协创数据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达72%,斩获2亿美元服务器订单,GPU集群交付量持续攀升,机构预测2025年订单将再翻3倍。更重要的是,存储环节迎来供需共振:美光、三星削减中低端产能,国内存储模组企业借国产替代机遇实现价格突围,阿里单季度AI基建投入超250亿元,带动AIDC配套设施需求激增。924行情中算力半导体概念股平均涨幅超150%,四季度随着云厂商资本开支落地,行业将进入利润释放期。
3.AI硬件:终端爆发打开成长空间
全球AI终端设备2025年出货量预计突破20亿台,催生出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条机会。神宇股份的射频同轴电缆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67.85%,股价年内涨幅达248.67%。华为昇腾芯片迭代带动边缘计算设备需求,协创数据等企业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智能物联终端营收同比激增95.58%。相较于前期大涨的算力上游,AI硬件板块估值更具弹性,成为资金“高切低”的优选方向。
4.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的万亿赛道
半固态电池的装车落地,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岚图追光、智己L6等车型搭载半固态电池后续航突破1000公里,宁德时代15亿元投资加码产业链,赣锋锂业2GWh产线实现小批量交付。政策端,我国明确2025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目标,氧化物电解质路线的国产优势显著。从924行情中新能源板块的表现看,固态电池相关个股平均涨幅超80%,四季度随着车企量产计划密集发布,板块或有望复刻前期涨势。
三、结构性牛市的生存法则:不盲追、不踏空
当前市场正处于“主线整固、新线崛起”的关键期。东吴证券提醒,前三季度涨幅靠前的行业四季度跑赢概率仅47%,资金正从拥挤的算力龙头流向低位科技分支。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把握两个核心:一是紧盯产业催化节点,如特斯拉机器人原型机发布、固态电池装车数据等;二是聚焦业绩确定性,优先选择订单落地、产能释放的企业。
924行情的启示早已明确:在结构性牛市中,踏错方向比短期套牢更危险,而踏空高景气赛道则可能错失全年收益。四季度的机会不在指数突破,而在四大科技赛道的产业兑现——这既是对过往行情的延续,更是对未来趋势的前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拒绝踏空!四季度结构性牛市图谱:锚定四大科技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