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AI眼镜概念股震荡走高,均线呈多头排列,指数依托5日线上行,盘中一度触及2234点,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动能。截至收盘,科森科技4连板强势涨停,仁和药业、三安光电首板涨停,宜安科技、芯原股份涨超10%,隆利科技、水晶光电、艾为电子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8 月 19 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 “AI + 制造” 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推动 AI 计算机、AI 眼镜和 AI 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 AI 眼镜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预示着 AI 眼镜在政策扶持下,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此前,国务院也强调支持 “人工智能 + 消费” 新场景,中国信通院启动 AI 眼镜专项测试,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AI 眼镜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10%。其中,AI 智能眼镜出货量占智能眼镜总出货量的 78%,相较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46% 和 2024 年下半年的 66% 有显著提升。
IDC 预测,2025 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到 290.7 万台,同比增长 121.1%。在各大线上平台,AI 眼镜销量激增,李未可、小米、华为等品牌 AI 眼镜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排名靠前。随着技术革新、政策扶持与产品升级形成合力,AI 眼镜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产品价格也逐渐亲民,年初以来,国内 AI 眼镜均价已从数千元降至千元左右,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近期,行业内还有诸多积极动态。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Meta 传闻中的高阶 AI 眼镜 Hypernova 将于下月正式发布,这款产品搭载高清单目可用显示屏,配备进阶版本摄像头与 AI 聊天机器人,尽管起售价仍较高,但显示出巨头对 AI 眼镜高端市场的布局决心。
国内大厂也加速进入 “百镜大战”,7 月 26 日,阿里巴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首款自研的夸克 AI 眼镜,并确认具备支付功能;字节跳动也被曝正计划推出自家 AI 眼镜。巨头的纷纷入局,将推动硬件产业链成熟以及软件生态丰富,完成消费者教育,带动出货量快速增长。
券商对 AI 眼镜行业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中金公司 8 月 17 日研报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 AI 眼镜出货约 87 万部,其中 Meta 出货约 72 万部,市场份额为 83%。目前 Meta Ray – Ban 眼镜已成为行业硬件标杆,各品牌参考其设计及参数配置,在显示、SoC、声学及续航等领域创新,预计 2028 年全球 AI/AR 眼镜出货有望达到 3500 万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19%。
国泰海通认为,2025 – 2026 年将是 AI 眼镜胜负分界的关键窗口,若厂商能跨过 “价格破冰”(1500 元以下)与 “场景刚需化”(翻译、办公提效)两道门槛,AI 眼镜有望复刻 TWS 耳机的增长曲线,在 2030 年前冲击千万级年销量。
国投证券指出,AI 眼镜是 AI 大模型时代最具潜力的硬件载体,或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有可能引爆下一轮计算平台革命的 “入口级” 产品,万亿市场空间可期。
AI 眼镜概念股的走强并非偶然,是政策利好、行业高增长以及巨头积极布局等多因素共振的结果。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及市场规模逐步扩大,AI 眼镜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黄金发展期,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4连板!AI眼镜板块强势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