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信息消费节以“数质破浪 消费扩界”为主题,围绕消费新生态、新场景、新体验等亮点,通过信息消费宝藏市集、行业高端对话、商圈互动体验、品牌普惠福利等呈现上海信息消费澎湃活力,持续提振产业和市场信心。聚焦AI技术赋能消费升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信息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澎湃新闻
一、信息消费的两大发展态势
上海信息消费呈现两大显著发展态势,未来将加快推动“AI+消费”成形成势。
一方面,消费产品日益多样化,AI电脑、AI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涌现,大模型助手、AIGC等新生代智能服务也逐渐普及。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短视频、直播购物、即时零售等新消费业态蓬勃发展,逐步诞生以小红书为首的种草经济、以哔哩哔哩为首的弹幕经济等新消费模式。
二、政策加码,数字经济成上海经济增长新支柱
今年一季度,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软信业)表现亮眼:
营业收入超3800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领跑全国;
行业增加值达1726亿元,增长13%,占全市GDP比重提升至13.6%,成为仅次于工业、金融业的第三大产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研究制定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涉及稳增长激励、人工智能赋能、新动能培育、企业降本减负等四个方面,共16条举措。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上海杨浦区作为此次信息消费节的举办地,数字经济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2024年,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超过3000亿元,占上海全市的五分之一,集聚了美团、抖音、B站等80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
三、机构观点与行业发展前景
上海在信息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AI+消费”模式的推进,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更高效的运营。
东兴证券认为,“AI+消费”是促消费的重要抓手,高性价比国产大模型的推出有望加速应用落地。例如,2025年1月20日发布的DeepSeek大模型兼具高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的特点,能够在提升服务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东兴证券指出,AI对可选消费的拉动主要体现在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和消费体验、节约企业成本等三个方面。在细分行业中,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教育、人服、餐饮、电商等领域有望显著受益。
中信建投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灵巧手等核心部件需求有望爆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工业场景中实现应用突破。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AI+消费”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上海作为先行者,其探索经验或将为全国数字经济升级提供重要参考。
总体而言,上海信息消费节的举办不仅展示了当前信息消费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AI+消费”模式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快速普及和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上海这场盛会释放信号:下一个信息消费增长点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