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受相关利好催化,太赫兹、6G概念、通信设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板块强势上涨,表现十分抢眼!
一、行业增长动力强劲,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国新办于今日上午10时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政策协同发力,投资热情高涨。各地纷纷抓住“两重”“两新”政策契机,积极推动相关项目建设,上海、广东等地一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
数据增长印证行业高景气度。这一增长源于多重利好共振:
1、政策端持续发力:工信部近期提出将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重点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及鸿蒙生态建设,同时以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消费电子需求。例如,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直接拉动消费电子换机潮。
2、技术创新突破:集成电路、6G通信、太赫兹、鸿蒙系统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例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实时无线传输实验,实现100Gbps高速传输,为6G商用奠定基础;鸿蒙系统装机量超10亿台,原生鸿蒙NEXT 5.0发布后,生态应用加速扩展至金融、医疗、工业等场景。
二、细分赛道亮点频现
1、6G与太赫兹通信:
我国在6G关键技术研发上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太赫兹技术作为6G核心频谱资源,已在航天、卫星通信等领域实现突破。机构预测,2040年全球6G市场规模或超3400亿美元,中国将占据近半份额。
2、鸿蒙生态与国产替代:
鸿蒙系统已覆盖10亿设备,原生应用突破1.5万款,券商、医疗、工业设备加速适配。开源鸿蒙(OpenHarmony)推动千行百业操作系统国产化,形成“矿鸿”“警鸿”等垂直生态。
3、消费电子与AI硬件升级:
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产品需求回暖,1-4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14.1%,AI端侧应用(如AI按摩机器人、智能家居)推动硬件迭代。山西证券预计,AI驱动的换机潮将成未来增长点。
4、半导体与设备国产化:
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23.1%,国产替代加速。政策支持光刻机、材料等领域技术突破,但需警惕美国实体清单对部分科研机构的限制。
三、券商观点:聚焦高成长性与确定性
1、山西证券:短期关注CES展对消费电子的催化,长期看好设备/材料国产替代、AI芯片及封装需求。
2、华泰证券:6G星地一体化网络将开启卫星通信第二成长曲线,2023年或为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
3、德邦证券:光通信产业链受益于6G技术推进,中长期看好卫星通信服务运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增长10.5%!这一赛道要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