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发酵,美国三大芯片设备商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预计每家年损失约3.5亿美元,行业总损失或超10亿美元。这一政策不仅导致美企成本激增(包括替代供应商成本、关税合规开支等),还因拜登政府此前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累计造成美国半导体行业数十亿美元营收损失。与此同时,台积电等全球代工龙头股价暴跌超14%,英伟达、苹果等企业市值蒸发超万亿美元,全球供应链陷入深度调整。
一、关税冲击:芯片设备商损失加剧
根据最新消息,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可能使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每年损失超过10亿美元。应用材料、LamResearch和KLA等巨头预计每家将面临约3.5亿美元的收入缺口,而中小厂商如OntoInnovation也将承担数千万美元的额外成本。
此外,美国商务部于4月15日启动了对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进口的232国家安全调查,评估进口芯片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这一调查可能为未来加征关税铺路,进一步加剧行业压力。
二、中国反制加码:国产替代提速,政策红利释放
面对美国关税压力,中国宣布对美半导体设备、芯片等加征34%关税,并推出多项反制措施(如限制稀土出口、启动反垄断调查等)。
国内政策同步加码:国家大基金三期募资规模或达3000亿元,重点投向设备与材料领域;2023年A股半导体企业获政府补助同比激增42%,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累计获超50亿元支持。
技术突破方面:中微公司5nm刻蚀机量产打入台积电供应链,沪硅产业12英寸大硅片良率突破90%,国产化率从10%提升至25%。
三、A股长期机遇凸显
政策驱动(芯片自给率70%目标)、技术突破(5nm设备量产)、需求爆发(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年内或破1500亿元)三重逻辑支撑下,A股半导体板块估值逻辑正从“国产替代”转向“全球竞争力”。机构预测,若关税引发的供应链调整持续,2025年国产设备市占率有望突破30%,龙头企业估值或进一步抬升。
当前A股呈现“政策驱动+资金抱团”特征,主力资金勾勒出清晰的投资图谱:这些行业正在“逆势破局”!四大主线暗藏机遇。
1.消费复苏
商务部”购在中国”活动刺激内需,食品饮料板块4月14日资金净流入4.36亿元,绝味食品、双塔食品单日涨幅超9%。北向资金一季度增持白酒板块58亿元,贵州茅台持仓市值突破1200亿元。
2.新能源革命
广东省发布能源政策,2027年建成全球能源高地,带动光伏、储能板块资金流入。阳光电源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8%,受益于欧洲能源危机下的需求爆发。
3.半导体突围
国产半导体设备订单同比增长180%,北方华创刻蚀机国产化率达20%,5nm以下设备进入验证阶段。半导体材料ETF近1周上涨0.55%,资金流入超1100万元。
4.进口替代
压力扫描阀等高端设备国产替代率提升至35%,德源药业三靶点减肥新药获批,2024年净利润增长28.26%,动态市盈率仅18倍。
A股半导体产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突围,关税变局犹如一场“压力测试”,既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投资者需紧扣政策脉络,把握新能源、半导体、消费复苏等主线,聚焦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细分赛道,把握周期波动中的战略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美企年损超十亿!A股四大主线正在逆势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