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文化传媒新蓝海,IP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摘要:随着Z世代大童、青年逐渐成为消费主力,IP产业迎来高速增长期 !

政策与市场共振:IP经济迎来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IP(知识产权)产业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技术革新的多重驱动下,逐渐成为文化传媒赛道的核心增长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质IP资源开发”列为重点任务,同时国家版权局、文旅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IP衍生品开发与跨界合作。

例如,《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通过数据流通技术赋能IP资产化,加速IP价值释放。

市场层面,中国IP授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据国泰君安证券数据,2023年中国IP授权商品与服务销售额达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9.6%,且人均IP消费金额仅为51元,远低于美国的3077元和日本的581元,增长潜力巨大。

叠加Z世代消费群体崛起,“悦己消费”与“情感消费”需求激增,推动IP衍生品(如潮玩、卡牌、短剧)市场进入爆发期。

艾媒咨询预测,中国“谷子经济”(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689亿元增至2029年的3089亿元,复合增速超12%。

产业链重构:从内容创作到商业变现的全链条升级

IP产业的价值链涵盖内容生产、授权运营、衍生开发三大环节,各环节的核心逻辑如下:

内容生产:优质IP的孵化与裂变

影视与游戏IP:头部影视公司如华策影视、光线传媒通过系列化开发(如《唐探》《哪吒》续作)延长IP生命周期;游戏厂商如米哈游、游戏科学则通过《原神》《黑神话:悟空》等全球化IP实现文化输出与商业回报双赢。

 

微短剧与轻量IP: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低成本、快迭代的特点使其成为IP孵化的新阵地。例如,快手、抖音平台通过AI生成剧本与分镜,加速内容供给。

授权运营:数据与技术赋能价值放大

 

AI+IP管理:AI技术应用于IP版权确权、用户画像分析及跨平台分发,提升运营效率。例如,芒果超媒利用AI生成虚拟偶像,拓展IP衍生场景;汤姆猫通过AI交互技术增强IP用户粘性。

 

全球化授权: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IP在东南亚市场成功破圈,验证了国产IP出海潜力;腾讯《王者荣耀》与奢侈品联名,实现IP价值跨界跃升。

 

衍生开发:从“谷子经济”到沉浸式体验

 

潮玩与卡牌:奥飞娱乐、华立科技等企业通过盲盒、集换式卡牌撬动年轻消费市场,2024年潮玩行业增速超20%。

 

线下实体娱乐:上海电影、金逸影视等公司打造IP主题乐园、沉浸式剧场,推动“IP+文旅”融合,提升变现维度。

 

风险提示

内容监管风险:IP衍生品可能面临审查趋严,需关注政策动态(如微短剧备案新规)。

 

市场竞争加剧:头部IP马太效应显著,中小厂商需通过差异化创新突围。

 

技术落地不确定性:AI生成内容的质量与版权争议可能影响商业化进程等。

文化传媒新蓝海,IP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文化传媒新蓝海,IP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