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持续走强,截至收盘,精工科技、天和磁材涨停,肇民科技涨超10%,振邦智能、大洋电机、江南奕帆等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表现十分抢眼!
一、近期行业动态与利好事件
1、宇树科技发布高自由度灵巧手
4月1日,宇树科技推出Unitree Dex5灵巧手,单手具备20自由度(16主动+4被动),支持反向驱动和本体力控,灵敏触点达94个。这一技术突破提升了机器人在精密操作、抓取和交互能力上的表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速。
2、魔法原子与东风柳汽推动工业场景落地
魔法原子在3月26日发布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产品,计划2025年部署400台至工业和商业场景。同时,东风柳汽宣布将引入20台优必选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中的智能化生产,提升工厂无人化水平。
3、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引爆市场
杭州程天科技推出的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售价2500元,15秒售罄数百台。外骨骼作为人形机器人分支,从医疗康复向大众消费延伸,验证了C端市场潜力,成为板块新催化剂。
二、板块上涨的核心逻辑解析
1、技术突破驱动商业化进程
2025年被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系列等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成本降至20万元以内。深度学习、AI大模型(如GPT-5)的迭代显著提升了机器人感知与决策能力。宇树科技的灵巧手和程天外骨骼的推出,进一步验证了国产供应链在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突破。
2、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1)工业领域:汽车制造、3C电子等场景需求明确。特斯拉Optimus已在工厂测试搬运和装配任务,国内企业如豪森智能将汽车生产线工艺数据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开发,推动工业场景快速落地。
(2)消费与服务领域:养老、教育、家庭陪护等场景逐步渗透。中央政策明确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如《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康养机器人应用。
3、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发力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等政策为智能化技术提供法规支持,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补贴和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如丝杠、减速器、传感器)需求激增。
三、券商观点:为何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1、市场空间与成长性
高工机器人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6%。
华安证券指出,特斯拉Optimus 2025年量产目标为5万-10万台,2026年产能或扩大10倍,产业链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2、相关产业链
(1)核心零部件:丝杠、减速器、灵巧手等环节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2)AI与系统集成:环境感知、运动控制模块依赖AI算法,华为、英伟达等巨头布局加速行业整合。
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应用”。机构普遍认为,2025-2030年行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技术突破叠加商业化加速,人形机器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