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人形机器人板块在多重利好刺激下强势走强。截至发稿,万向钱潮、盛通股份涨停,中航成飞涨超10%,均普智能、精锻科技、丰光精密、日发精机等股纷纷跟涨,表现亮眼!这一轮行情并非偶然,而是技术迭代、政策催化、资本入局与场景落地共振的结果。
一、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
1、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提速,验证技术可行性
“五一”假期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在黄山、泰山等景区实现“无痛登山”应用,标志着该技术从验证阶段迈向商业化落地。开源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2.2%。其核心价值在于:
(1)银发经济潜力释放:中国3.1亿60岁以上人口中,外骨骼机器人可突破传统拐杖/轮椅局限,辅助行走、减轻关节负担,成为养老科技的重要分支。
(2)技术复用至人形机器人:外骨骼的传感、控制、人机协同技术与人形机器人高度同源,其商业化验证为后者提供经验。
2、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
(1)运动控制突破: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攻关“大小脑”(智能交互决策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计划打造全球最大真实工业场景数据空间,训练机器人决策模型。
(2)硬件成本下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产业链降本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减速器等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推动单机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下。
(3)应用场景拓展:从工业制造(如特斯拉工厂)向服务、医疗等领域延伸,例如酒店服务机器人已具备灵巧手操作能力。
二、政策催化:国家级赛事与地方支持形成合力
1、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倒计时
2025年8月,北京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三大类19个项目,覆盖田径、足球、工业搬运、医院分拣等场景。这一赛事的意义在于:
(1)技术试金石:集中检验机器人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实用性,倒逼技术迭代。
(2)产业风向标:预计吸引200家企业展示最新成果,加速产业链协同。
(3)资本关注点:招商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处于“0-1”主题投资阶段,赛事将成为重要催化。
2、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1)杭州:对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投资补助,围绕文旅、医疗等领域打造示范场景。
(2)北京:将人形机器人列为20个未来产业重点培育对象,依托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
(3)深圳: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培育10家估值超百亿企业,关联产业规模达千亿。
三、资本入局:产业链协同与估值重构
1、车企跨界布局,供应链优势凸显
(1)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支持1C快充、-20℃至60℃工作)及无线充电系统,与智元机器人战略合作,切入“大小脑”及零部件供应。
(2)汽车零部件技术复用:机器人关节执行器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同源,国产厂商在减速器、传感器等领域具备性价比优势。
2、券商研报集体唱多
(1)中信证券: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看好核心产业链(如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及新进入玩家(如科技巨头、主机厂)。
(2)招商证券:特斯拉等企业引领量产趋势,看好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会。
(3)兴业证券:首予越疆“增持”评级,指其协作机器人技术优势切入人形赛道,2025年产品有望小批量落地。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生产力”,技术突破、政策催化与资本共振下,板块有望持续演绎“量增价升”逻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利好不断!万亿赛道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