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4月24日披露,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喜讯不断,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2200亿元,企业与模型数量全国第一,省长亲自挂帅领导小组,未来发展前景备受期待。
一、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多方助力驶入快车道
2025年4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运转及产业发展情况。该领导小组于今年2月由省长王伟中亲自挂帅任组长正式成立,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厅。在基础设施方面,领导小组致力于强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广东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布局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从产业发展成果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在企业方面,广东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92家,“小巨人”企业147家,均居全国第一。此外,全省已发布63个大模型,同样位居全国前列。
二、产业发展利好因素分析
(一)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3月10日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应用场景、产业集聚等12个方面推出系列措施,提出12条支持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推动力,包括:
核心技术攻关: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额外财政激励;
外资引进: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1.5亿元;
算力支持:每年择优资助开源社区,最高800万元。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强化算力基础设施规划,统筹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布局等,能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的高算力需求。
(三)产业基础雄厚:广东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实践基础,能够促进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完善。
三、证券机构: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东莞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是科技行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国产大模型降本增效,AI手机、智能网联汽车等终端设备将加速普及,上游算力芯片与下游应用服务商将显著受益。
华泰证券认为,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且实力强劲,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相关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算力服务、大模型应用等领域,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得到提升,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中信证券指出,广东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区,其产业链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未来,在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广东有望在人工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在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为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也将为广东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政策支持与自身优势的加持下,广东人工智能产业正蓄势待发,省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为产业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其在算力布局、企业培育等多方面的积极作为,其发展成果将为经济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随着《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单个外资项目最高1.5亿元的奖励政策,以及10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的持续投入,这片产业高地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球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标杆区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省长挂帅!2000亿级风口下广东人工智能产业为何如此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