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市场迎来深刻变革。随着“并购六条”实施满一周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全面落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产业升级需求,并购重组已从“规模竞赛”转向“整合重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不再单纯追逐体量扩张,而是聚焦产业协同、技术补位与效率提升,推动企业通过重组实现战略重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深化。

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激活资本整合活力
监管层的制度创新为并购重组“提质增效”筑牢基础。2025年5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标志着“并购六条”的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形成了覆盖审核效率、支付工具、监管包容度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其中,多项创新举措直击市场痛点: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注册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资金安排;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将证监会注册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私募基金参与重组的锁定期“反向挂钩”机制,鼓励长期资本深度介入。
政策赋能下,市场活跃度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至2025年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新公告重大资产重组163起,同比增长117.3%;交易总额达4724.78亿元,同比激增172.9%。2025年全年表现更趋强劲,截至10月底,上市公司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重大资产重组完成金额超2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倍,资本整合的规模与质量同步攀升。
二、产业逻辑主导整合,资本聚焦价值深耕
今年的并购重组市场,“整合重塑”的核心逻辑贯穿全链条,资本流向更趋精准,产业协同成为交易核心诉求。无论是国企的专业化重组,还是民企的技术补位并购,几乎都告别了盲目扩张的“资本游戏”,转向基于产业逻辑的价值创造。
在国有经济领域,“合并同类项”成为重组主旋律。国务院国资委在“十五五”规划辅导读本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战略性、专业化重组,加大力度合并“同类项”,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这一导向下,国企重组聚焦产业链优化与核心能力提升:例如,中国神华通过整合13家核心资产实现“开采-运输-销售”全链条协同,彻底解决同业竞争;这种“战略聚焦型”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提升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

民营企业则以“技术补位”与“赛道切换”为核心诉求,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核心资源。例如,烟台德邦科技收购泰吉诺新材料89.42%股权后,成功切入高算力、先进封装领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比如,广东宏大控股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新增化工产品生产与天然气管输业务,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申港证券认为,“并购六条”实施一周年以来,市场已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套利型并购”转向“战略型、产业型并购”。硬科技、绿色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将持续活跃,未来更多元、更复杂的创新交易案例有望涌现。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红利与产业需求形成共振,并购重组市场已进入价值创造新周期。国企专业化重组与民企技术型并购将成为两大主线,例如业务协同性强、投后整合能力突出的标的,尤其是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补链强链型并购有望受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整合重塑,资本再出发:并购重组开启价值创造新周期

重磅发声!政策产业双向赋能,并购重组或迎黄金布局期
突然,强势拉升,电池板块大爆发
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热词”,爆发式增长或重塑A股生态
高交会超全展区亮点抢先看,这些黑科技别错过!
40万㎡+5000家企业!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明日启幕,多赛道迎催化
【热点聚焦】爆了!沪指再创新高!光伏设备板块狂飙
重磅发布!全球布局迅猛,人形机器人板块迎价值重估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