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市场经历了一场大幅调整。然而,市场往往在绝望中孕育希望,9月4日,市场有望迎来修复性行情,而在这波行情中,固态电池板块下午或将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市场的新热点。
一、市场调整后修复在即,新热点崭露头角
9月3日的市场调整幅度较大,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震荡。但市场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大跌之后往往伴随着修复性反弹。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类似规模的调整后,市场大概率会在短期内出现修复走势。例如,在2023年5月的一次市场大幅调整后,紧接着的第二个交易日,市场便迎来了全面反弹,众多板块涨幅显著。
此次9月4日,市场或同样具备修复的基础和动力。早盘时段,市场已经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部分板块开始活跃,其中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场,这或许正是市场修复行情的一个重要开端。
二、高估值板块资金流出,固态电池迎接力契机
今日以CPO板块为代表的高估值板块资金调整迹象明显。随着前期股价的大幅上涨,CPO板块的估值已经处于高位,部分资金开始选择落袋为安。
wind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周内,CPO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超过50亿元。资金的流出意味着市场资金正在寻求新的投资方向。
而相对低估值的固态电池板块此时优势尽显。与CPO板块相比,固态电池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部分个股甚至被市场低估。从市盈率角度来看,固态电池板块平均市盈率约为30倍,远低于CPO板块的50倍以上。
这种估值差使得固态电池板块对资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或成为资金接力的选择。
三、政策暖风频吹,固态电池发展驶入快车道
1、国家层面政策定调,指明发展方向
在国家政策层面,固态电池获得了明确支持。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并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这一政策定调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国家将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固态电池产业大力扶持。
从过往经验来看,得到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往往能够迎来爆发式增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路径,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崛起。
2、地方试点积极推进,加速产业化进程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通过试点等方式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的方式,集聚固态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这种“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也为固态电池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产业进展迅猛,固态电池前景一片光明
1、技术突破不断,性能优势凸显
在技术研发方面,固态电池领域喜讯频传。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发出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比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且成本更低。该材料在常温下循环6200次后,容量仍可保持84.4%,搭配商业化硅碳负极组装全电池后,常温下循环400次放电,电池比容量仍保持初始容量的97%以上。
这一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液态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固态电池的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企业加速布局,产业化进程提速
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
8月29日晚,国轩高科公告将在芜湖市建设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业内认为或包括部分准固态电池量产线。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90%,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8月28日,先惠技术宣布与清陶能源进一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固态及半固态电池的工业化进程。此外,华域汽车、宁德时代等企业也纷纷在固态电池领域发力。
3、市场需求旺盛,增长空间广阔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在储能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使其成为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能够有效解决储能系统占地面积大、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此外,固态电池在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根据GGII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将达到18GWh,2028年达到30GWh,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综合以上因素,固态电池板块在9月4日下午或迎来爆发。随着市场对固态电池板块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利好和产业进展等因素的持续发酵,更多资金有望在午后涌入该板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高估值CPO调整,低估值固态电池下午或将接棒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