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出到2030年的发展蓝图。
届时,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将更完善,产业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与国际合作等全面升级。
其中,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将大规模应用,发展超千万卫星通信用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指导意见》从六大方面着手,全面推动产业发展。
1.在市场开放上,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开展商用试验;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拓展服务;研究设新型业务,向民企开放,盘活卫星资源。
2.应用场景方面,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覆盖全球宽带;鼓励卫星通信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为偏远地区提供网络接入,支持低轨卫星物联网提供广域连接服务。
3.国际合作上,支持企业申请国际码号,融入国际合作机制,推动我国卫星通信服务“出海”。
4.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构建天地融合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工作。
5.资金保障上,发挥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鼓励地方设专项资金。
6.业务准入优化上,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创新合作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构建有序市场。
手机直连卫星是一大亮点,也是中美共同的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多次提及,支持挖掘高轨卫星潜力,推动手机直连普及,提供话音、短信业务,鼓励运营商拓展高速数据服务,创新“不换卡不换号”模式,促进天地通信融合。
手机直连卫星,即智能手机可直接与卫星建立通信,无需中转,将用户群体从行业拓展至公众,极大地打开市场空间。其分为存量手机直连、在轨卫星直连和NTN手机直连,目标是实现星地融合、无感切换。
美国FCC授权SpaceX用T-Mobile频段向普通手机提供直连服务,计划让7500颗二代星实现直连。2025年6月,SpaceX完成第一代DTC星座部署,成功测试多种功能,计划10月推数据服务,AST也计划用大天线实现直连。
我国在手机直连领域发展迅速,实现技术到商用的跨越。
中国移动联合中兴完成国内首次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验证,国网、千帆两大星座未来有望提供服务,华为宣布低轨卫星系统测试,下半年众测,多品牌旗舰机型有望搭载卫星通信功能。
从投资视角看,卫星、火箭、应用呈现共振态势。应用端,手机直连卫星规模应用将带来广阔市场;卫星端,我国GW组网加速,《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系统建设;火箭端,多款大型液体火箭年内首飞,有望提升运力、降低成本。卫星通信产业正站在新风口,在政策助力下,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6大方向发力!卫星通信产业要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