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低空经济“起飞”!万亿赛道引竞逐

低空经济是融合航空、信息、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新型综合经济形态,不仅辐射范围广、产业链条长,还具备强成长性与带动性,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全球争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方向,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我国抢占这一产业新赛道筑牢了基础。要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需坚持系统思维,结合顶层规划与地方实际,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多层次政策体系,为产业保驾护航。

低空经济“起飞”!万亿赛道引竞逐 1

 

 

 

一、低空经济:各地抢滩,规模增速领跑

 

近年来,在政策强力推动下,全国超30个省市纷纷布局低空经济——广东、北京、上海、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市要么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么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从一线城市到特色县域,各地都在规划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产业集聚区已初步成型。

 

产业规模更是表现亮眼。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远超多数传统产业,尽显新兴产业活力。尤其在无人机领域,我国已形成全球领先的完整产业链,为低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预测更显赛道潜力。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有望增至2万亿元,2035年更可能攀升至3.5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一个万亿级产业的崛起,更预示着低空经济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热潮之下:低空经济面临三大短板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热潮之下,也面临着管理体系与法规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同质化竞争、建设滞后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管理体系和法规有待完善。虽然地方上针对低空经济发展的立法已经起步,但全国统一的、细化的技术标准、运行规则、安全监管规范等尚不健全。

 

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协同效应未彰显。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未能有效围绕“链主”企业进行精准招商和垂直整合。这导致上下游企业匹配度低,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脱节。软硬件基础设施均存在明显短板。

 

三是创新生态不健全,核心技术存在瓶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仍未完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低空经济“起飞”!万亿赛道引竞逐 2

 

 

 

三、破局路径:三措并举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产业协同,加快强链补链;聚焦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

 

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是一项前瞻性强、复杂度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长远眼光,统筹推进顶层设计、产业协同和创新生态。

 

展望未来,在科学的政策体系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必将从一个个“盆景”汇聚成一片片“风景”,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劲引擎、促进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低空经济“起飞”!万亿赛道引竞逐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低空经济“起飞”!万亿赛道引竞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