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收盘,2000亿大市值赛力斯封死涨停板,封单17.8亿,半日资金净流入超16亿,同时,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港股也创出了新高,引起市场热议。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技术互补与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从政策层面来看,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环境,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重组效率,激发了企业的重组热情。
赛力斯今日的涨停或许与行业并购重组的大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赛力斯自身在产业链布局上动作不断。2024年底,赛力斯斥巨资115亿元入股华为汽车业务子公司引望,持股10%,进一步深化与华为在智能汽车、车联网等领域的合作,从产品合作迈向资本合作。这一战略投资使得赛力斯在智能汽车技术上获得强大背书,其问界系列车型凭借智能化技术在续航、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突破,销量连续多月增长59%以上。
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看,在汽车行业并购重组浪潮下,资金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整合能力的企业关注度提升。赛力斯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财务表现也较为亮眼。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赛力斯营收达1400多亿,净利润近60多亿,研发投入超过70亿,多项指标位列行业前列。东吴证券预测其2025年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智能化技术将推动估值持续上涨。资金基于对赛力斯基本面以及未来在并购重组中可能受益的判断,纷纷涌入,推动股价涨停。
此外,在央企层面,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重组事宜备受瞩目。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船舶、能源等领域央企并购重组已迎来新进展,汽车央企的整合也箭在弦上。此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回应,重组方案基本已经完成,长安正积极参与推进相关工作。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全年销量268.38万辆,东风公司全年销售汽车248万辆,若二者成功重组,将形成一个年销量超500万辆的“超级汽车集团”。平安证券认为,目前汽车央企高端智能车发展低于预期,规模效应不明显,未来央企乘用车业务整合概率高,通过重组将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智能新能源车规模效应。这不仅有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更是应对行业变革、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关键举措。
除了央企整合,一些困境车企也在通过并购重组寻求生机。以高合汽车为例,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43亿美元(约10.3亿元),由破产重整中的母公司华人运通持股30.2%,黎巴嫩EVElectra公司持股69.8%。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EV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同时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每年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高合汽车此前面临高额负债申请破产,通过引入海外资本进行重组,有望调整市场定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在主流市场实现突围。
广发证券投行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导向下,围绕国家战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硬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等并购受到支持,在监管审核上更受鼓励。汽车行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并购重组将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对于投资者而言,并购重组带来的行业变革也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参与重组的企业股价表现,还是产业链上下游因整合而受益的企业,都可能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对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汽车行业并购重组暗流涌动,赛力斯涨停引起市场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