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融资热潮与技术突破共筑万亿赛道

毕马威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0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飙升至132.5亿美元,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达45.5%。中国市场投融资呈现复苏态势,人形机器人子赛道尤为亮眼展现出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的双重潜力。

 

 

 

 

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融资热潮与技术突破共筑万亿赛道 1

一、市场规模高速扩张,融资热度持续攀升

 

作为中国市场具身智能核心赛道,人形机器人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2.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5.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

 

资本的持续加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2025年开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融资事件频发:

 

星海图完成A轮系列融资累计近1亿美元,估值达50亿元;它石智航获1.2亿美元天使轮投资,刷新行业纪录。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月国内融资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加速布局。

 

二、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

 

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肢体”等核心技术取得关键进展:

 

国内企业如宇树科技推出的UnitreeG1,不仅能适应复杂地形,还可完成高难度动态动作,未来有望在物流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贡嘎一号”“鸿鹄”系列产品,通过轻量化设计与高速推理模型,在工业协作、家庭服务等场景展现潜力。

 

政策层面,《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2035年产值目标达3000亿元。券商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其产业化进程将显著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同时在养老、医疗等领域创造新需求。

 

 

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融资热潮与技术突破共筑万亿赛道 2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产业链亟待协同升级

 

行业前景广阔,也面临部分挑战。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依赖进口,导致单台成本居高不下(关节成本占比超60%)。此外,复杂场景下的算法适配性与安全性仍需验证。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赛道。随着特斯拉、苹果等国际巨头加速布局,国内企业需强化产学研协同,突破“卡脖子”技术。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深度融入智能制造、智慧生活,重构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与中国投融资市场的持续回暖,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在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中迎来价值重估。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技术突破与资本赋能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期。短期需关注成本控制与场景落地,长期则有望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产业链成熟,这一赛道或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融资热潮与技术突破共筑万亿赛道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融资热潮与技术突破共筑万亿赛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