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布重要部署,明确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薄弱领域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加速布局,以提升产业影响力。这一政策导向不仅呼应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更在资本市场引发对国企改革与产业整合的深度关注。
一、并购逻辑:突破瓶颈与战略协同
国资委的政策指向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且我国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仍面临 “卡脖子” 难题。通过并购重组,国企同样可快速整合技术资源、缩短研发周期,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例如私企,2024 年上海莱士以 42 亿元收购南岳生物,推动采浆量跃居行业前列;国企的片仔癀近期参与设立 10 亿元产业基金,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中医药领域,也体现了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的战略意图。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并购重组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国企通过横向整合扩大市场份额,纵向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而生物医药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需要通过并购实现 “弯道超车”。数据显示,2023 年 A 股生物医药企业并购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35%,其中战略协同型并购占比超 60%,印证了行业整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市场验证:效应显著
历史经验表明,并购重组往往伴随显著的市场反应。2024 年 9 月 “并购六条” 政策出台后,重组概念股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同年 11 月,重组指数累计涨幅达近65%,114 只相关个股平均上涨 77%,其中 27 只股价翻倍。例如,上海电气因机器人领域重组预期,15 个交易日内斩获 11 个涨停;银之杰、光智科技等标的股价涨幅均超 200%。这种财富效应不仅反映了政策红利的释放,更体现了市场对产业升级的信心。
长期维度看,并购重组对企业基本面的改善同样显著。国信证券统计显示,并购完成后第一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 99.08%,80% 的企业实现盈利增长:
三、机构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政策环境为并购重组打开新空间:
长江证券指出,政策支持下,A 股并购宽松周期有望延续,央国企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整合预期强烈。
兴业证券强调,并购重组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补链的关键工具,建议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及跨境并购机会。
国金证券则认为,“并购六条” 允许合理跨界并购,为传统行业转型提供了想象空间,同时建议券商加强跨境并购服务能力,如天齐锂业收购 SQM、中国天楹并购 Urbaser 等案例,均展现了资本出海的潜力。
国资委对生物医药领域并购重组的鼓励,既是化解产业短板的务实举措,也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未来国企并购将更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而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也将加速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平衡短期资本运作与长期战略布局,方能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双赢。我们投资者也要在二季度做好准备,随时关注重组新进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重磅发声!国资委力推生物医药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