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百度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抛出重磅消息——首次单独披露AI业务收入,单季度收入达约1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这一数据不仅打破了市场对AI应用业务“只烧钱不赚钱”的质疑,更成为行业商业化落地的标志性事件。
在AI行业从技术探索向规模化盈利跨越的关键节点,百度的业绩披露如同“定心丸”,印证了AI应用的商业价值或已进入兑现期。
一、AI业务收入破百亿,百度验证AI应用商业可行性
百度首次披露的AI业务收入数据,核心价值在于以巨头实践印证了AI应用的商业化闭环已初步成型。尽管百度整体营收受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出现短期波动,但AI业务的高增长成为最亮眼的业绩亮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从整体业绩背景来看,百度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312亿元,同比下降7%;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亏损112.32亿元,主要受162亿元长期资产减值影响。但剔除该减值后,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26亿元,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达27亿元,百度核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仍保持18%的健康水平,现金及等价物增至386.2亿元,为AI持续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核心的AI业务板块,100亿元收入的结构分布清晰展现了多元盈利路径。其中,AI云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3%,作为B端核心支柱,其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订阅收入同比暴增128%,凸显企业级AI服务的强劲需求;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激增262%,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业务;
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覆盖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多款产品,以订阅制为核心的变现模式稳步推进。
目前来看,百度AI业务的全面盈利,或标志着AI应用行业从“概念炒作”进入“业绩兑现”阶段,或为整个板块的估值重构提供了数据支撑。
这一业绩的背后,是百度超千亿的持续投入。百度CFO何海建在财报电话会上披露,自2023年3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百度在AI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文心大模型5.0的推出、昆仑芯M100/M300新品的布局,形成了“模型-芯片-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100亿元收入的兑现,正是长期技术投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直接体现,也为行业证明:AI应用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够创造规模化收入的核心业务。

二、三大细分赛道齐爆发,多维驱动AI收入高增长
百度AI业务的高增长并非单点突破,而是AI云、AI原生营销、C端AI应用三大细分赛道协同发力的结果。各赛道的亮眼表现,既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AI应用潜力,也为行业指明了核心增长方向。
AI原生营销服务成为“增长王”。本季度该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堪称现象级增长。AI原生营销服务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营销内容的精准生成与高效分发,解决了传统营销“转化率低、成本高”的痛点。随着AI原生营销服务将持续加速增长,或成为未来核心收入支柱之一。
这一增长态势印证了AI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潜力——当AI与营销场景深度融合,能够创造出远超传统模式的商业价值,也为其他AI+行业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路径。
AI云业务稳步领跑,企业级市场需求旺盛。从财报来看42亿元的收入规模与33%的同比增速,彰显了B端市场对AI服务的刚性需求。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反映出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的爆发,企业对高性能AI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加大。百度AI云的增长,本质上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与AI化升级的叠加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AI作为核心生产力工具,而非可选的辅助功能,这一趋势有望推动AI云市场持续扩容。
C端AI应用筑牢基本盘,用户规模与收入稳步提升。AI应用板块收入26亿元,虽增速相对温和,但用户基础持续扩大,为长期增长蓄力。百度财报电话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的总MAU接近3亿,二者联合推出的GenFlow升级至3.0后,活跃用户数超2000万;百度APP文心助手的对话轮次同比增长约5倍,最新DAU近1000万。
庞大的用户基数与高频的使用场景,为订阅制变现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大部分AI应用采用订阅模式,随着功能持续迭代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C端市场有望成为AI业务的另一增长引擎。
此外,自动驾驶业务虽未计入AI业务收入统计,但作为AI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萝卜快跑Q3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10月每周全无人单量超25万,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业务已覆盖全球22座城市。
李彦宏透露,随着规模扩大,有望在2026年实现更多城市的单车经济模型转正,未来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或将为AI应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三、标杆意义凸显,百度为AI应用行业树立业务发展典范
百度AI业务的业绩突破,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对整个AI应用行业具有深远的标杆意义。在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质疑的背景下,百度的实践为市场提供了可参考的商业模式,也加速了行业价值重构。
首先,打破“AI烧钱论”,验证技术投入的价值。自AI大模型爆发以来,市场对行业的最大担忧便是“投入巨大但业务收获遥遥无期”。百度超千亿投入后实现AI业务单季度百亿收入,证明AI技术并非“只出不进”的成本中心,而是能够持续创造收入的价值中心。这种“投入-迭代-变现”的正向循环,为其他科技企业的AI布局提供了信心,也让资本市场对AI应用的估值逻辑从“技术前景”转向“业绩兑现”。
其次,展现多元变现路径,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模板。百度AI业务的收入结构表明,AI应用的盈利模式并非单一,而是可以通过“B端解决方案(AI云)+营销服务(AI原生营销)+C端订阅(AI应用)”多线并行。这种多元化布局既降低了单一业务波动的风险,又能充分覆盖不同场景的需求,或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清晰的业务发展参考。
例如,AI原生营销的爆发式增长,证明传统行业的AI改造是巨大的蓝海市场;而C端订阅模式的稳步推进,则显示出个人用户对优质AI服务的付费意愿正在提升。
最后,加速行业资源集中,头部效应或将凸显。百度的业绩表现进一步验证了“技术+资金+生态”的核心竞争力。百度CFO何海建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AI投入,文心大模型的迭代与昆仑芯的硬件布局,将形成技术壁垒。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持续高投入”的模式,并非中小型企业能够轻易复制。目前来看,AI应用行业或已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具备技术积累、资金实力与场景资源的头部企业,有望在商业化落地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或将逐步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互联网大厂秀AI肌肉!收入暴涨50%,AI应用商业化拐点或已确认

【热点异动】突然爆发,光刻胶板块持续走强
AI应用赛道突然升温!科技巨头集体入场,行情或刚开始
大信号!政策托底+产业刚需,并购重组步入“质与量”的新阶段
央地国企齐发力!高端制造成并购主战场,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拒绝情绪陷阱!慢牛震荡中:心态修炼与逆市策略——
【热点聚焦】突然拉升!光刻胶板块逆势上涨
大厂竞速,重磅产品连发!机构高呼AI应用或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
11月AI迎关键拐点:百度技术破局,算力应用双线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