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光伏板块持续拉升,隆基、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股价同步走强。这波涨势是由政策“反内卷”破局、产业链价格修复与机构共识形成的结果,从上游硅料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回暖,正清晰勾勒出板块的投资价值。
一、上游破局:政策拆“卷”,供给侧迎来重构
光伏板块的反弹始于上游硅料环节的格局改善,而政策引导的“反内卷”行动是关键催化剂。此前行业长期受低价竞争、产能过剩困扰,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压力。今年以来,六部委联合召开座谈会明确规范竞争秩序,工信部还对硅料企业节能情况开展监察,更有头部企业因低价竞标被移出行业自律名单。
配套政策持续落地,《硅多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标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将推动大量低效产能出清。市场端也同步行动,硅料龙头协鑫科技联合投资机构发起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重组整合过剩产能。政策与市场的发力,让硅料价格从底部稳步回升,带动上游环节盈利预期修复,为全产业链回暖奠定基础。
二、中游跟涨:技术迭代,价格传导显成效
上游的积极变化快速传导至中游制造环节,技术优势企业成为行情主力。硅片环节受益于前期减产与N型技术渗透,供需格局显著改善,价格随硅料同步上行,企业挺价意愿强烈。电池片环节虽更多受成本传导带动,但TOPCon等高效技术路线的产品价格涨幅尤为明显,技术溢价逐步凸显。
即使是此前“涨不动、卖不出”的组件环节,也出现企稳信号。随着上游成本回升与行业自律加强,低价抢单现象减少,企业开始逐步消化库存、修复报价。更重要的是,中游设备企业率先受益于技术迭代,晶盛机电等企业因N型产线建设需求,订单与股价同步走强,成为板块上涨的重要推手。
三、下游托底:政策输血,需求预期再升温
下游应用端的政策红利与项目落地,为板块提供了扎实的需求支撑。财政部早早下达年度首批可再生能源补贴,其中近半数流向光伏产业,有效缓解了项目运营端的资金压力。多地同步细化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明确存量与新增项目的电价机制,稳定了电站投资回报预期。
重大项目落地持续释放需求信号: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开创了新能源协同运行新模式;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大型光伏电站也持续贡献绿电。国家发改委最新出台的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办法,更完善了新能源消纳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了长期需求信心。
四、机构共识:产业拐点已现,配置价值凸显
对于板块的投资逻辑,多家机构近期密集释放看好信号。
国金证券明确指出,光伏产业链价格与盈利的底部已经明确,“反内卷”推进带来的产品价格修复效果显著,行业景气度正在持续回升。
长江证券从长期需求切入,认为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光伏作为新增发电装机的绝对主力,成长空间明确,国内与海外市场将形成双轮驱动。
华泰证券强调技术迭代与产能整合是核心主线,具备N型技术优势的制造企业与参与产能整合的龙头,将在行业重构中占据先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政策拆“卷”,产业链回暖!光伏板块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