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光模块”顶流”云集光博会 AI产业链或吹响扩产号角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而算力作为AI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AI产业核心基础设施之一的光模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光模块指数板块涨幅翻倍。在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上,光模块“顶流”云集,一场围绕光模块的技术与市场角逐正激烈上演,产业链或也随之吹响扩产号角。

 

一、光模块“顶流”密集亮相,1.6T商业化元年开启

 

在本届光博会展会现场,可谓是热闹非凡,供应商、客户、投资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据会务官方介绍,本届展会聚集全球超3800家光电企业,首日观众超过7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7%。新易盛、光迅科技、联特科技、索尔思光电、高意等海内外厂商纷纷展出最新1.6T光模块样品。代表中际旭创参展的子公司智禾光通,也带来了多款400G/800G高速光模块等产品。

 

1.6T光模块作为当前光通信领域高端主流技术,代表着行业前沿水平,主要应用于超大型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超算中心等对带宽需求极高的场景,今年开始起量。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形成以武汉、苏州、深圳、成都为主的光模块产业聚集区。从市场趋势来看,光模块正朝着小型化、高速率、低功耗方向不断升级换代。

 

不仅现有光模块巨头积极布局1.6T领域,一些“后备军”也蠢蠢欲动。德科立在展会现场展示了200G、400G和800G产品。上市公司同样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光模块。被东山精密收购的索尔思光电,展示了1.6T光模块产品实测数据,东山精密聚焦AI高速互联与传输领域,收购事项进展顺利。兆驰股份2023年收购光模块标的后,其子公司兆驰瑞谷在本届展会上展出了400G到800G光模块产品。

 

种种迹象表明,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已然开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二、AI算力驱动,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光模块技术演进的强大驱动力。光迅科技在智算中心时代,光模块产品更新速率显著提升,且存在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硅光等多种技术路线。

 

在光模块产业链中,EML芯片是支撑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的核心器件,高端产品长期被海外垄断。不过,国产厂商已在中低速EML芯片上取得突破,并积极布局硅光技术。光迅科技早在2023年便推出硅光模块,且硅光产品相较于EML等技术,在扩产方面具有优势,预计后续硅光模块占比将逐步增加。

 

武汉驿路通科技副总裁郜定山十分看好硅光技术。他指出,超算厂商极为关注功耗问题,硅光工艺恰好具备功耗优势。同时,利用成熟半导体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硅光工艺成本下降潜力巨大,还能实现传输性能优化,降低传输损耗,提高集成度。但硅光方案在产业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题,如设计构架需完善、标准不统一、封装品质把控以及原材料适配等。

 

 

国内厂商也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深光谷科技在光博会上亮相玻璃基双四芯3D波导芯片,专门适配800G/1.6T多芯光模块等,可有效保障长距离、高带宽传输质量。长飞光纤展示了19芯光纤预制棒等多芯产品,能实现传输容量“倍增”,突破单芯带宽天花板。长芯博创则展示了光模块相关配套光缆、铜缆产品。

 

1.6T光模块通常采用光缆方案,但铜缆方案成本比光缆方案低一半以上,仍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国际巨头3M也推出了铜缆方案和EBO扩束光纤连接器。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将为光模块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光模块”顶流”云集光博会 AI产业链或吹响扩产号角 1

三、AI产业链积极扩产应对需求大爆发

 

机构普遍对光模块产业景气度持乐观态度。广发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下半年,AI产业链的高景气度预计将持续提升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与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光模块产业链正加速扩产。

据证券时报报道称头部光模块厂商表示当前扩产按计划推进,而新晋者则称扩产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设备等采购成本过高。中际旭创高管表示,光模块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原材料供给速度,部分重点原材料供应偏紧张,上游光芯片、电芯片等物料需求旺盛,上游供应商也需扩充产能以满足需求。

 

公司将通过规模采购等方式平衡原材料成本影响,对保持毛利率增长有信心。剑桥科技高管称,当前最大瓶颈是产能严重不足,今年产能已基本被现有大客户占用,公司将加快扩产速度,推进产能扩张是今明两年最重要的工作。

 

新易盛高管介绍,公司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对原材料进行预期管理和备货,目前供应链体系运行正常。光迅科技高管则表示,物料价格受供需矛盾影响,公司会对关键物料提前备货以缓解供应压力。

 

 

四、AI产业链相关板块机遇分析

 

1、光模块及上游产业链

 

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光模块作为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1.6T光模块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将带动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光模块厂商,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份额。同时,上游光芯片、电芯片等核心部件企业也将受益于光模块市场的扩张。

 

例如,源杰科技等在光芯片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随着产品的逐步量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业绩增长可期。但需注意,光模块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需不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2、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板块

 

光模块的发展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连。超大型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超算中心等对带宽需求的不断提高,将促使相关企业加大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浪潮信息等AI服务器企业,将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增长,其服务器产品作为算力的核心承载设备,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数据中心建设相关企业,如提供数据中心设计、建设、运维服务的企业,也将迎来更多业务机会。但该板块面临着技术升级、资金投入大等挑战,企业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

 

 

3、云计算及相关服务板块

 

云计算作为AI算力的重要承载平台,与光模块产业相互促进。随着AI应用的不断普及,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投入,将推动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光模块技术的进步也将提升云计算服务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相关云计算企业,若能抓住机遇,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客户群体,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但该板块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光模块产业在AI算力需求的驱动下,正迎来高速发展期。从光模块“顶流”争鸣光博会,到产业链吹响扩产号角,一系列现象都预示着光模块产业及AI产业链相关板块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光模块”顶流”云集光博会 AI产业链或吹响扩产号角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光模块”顶流”云集光博会 AI产业链或吹响扩产号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