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35%,深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0.21%,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数字货币板块领涨,而其本质上属于金融自主可控类;存储芯片板块盘中异动拉升,其核心同样是存储自主可控。
毫无疑问,自主可控板块似乎正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而每一次指数回调,或许都在提供绝佳的上车时机,下午自主可控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爆发。
一、政策力挺,自主可控成发展必然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政策对自主可控板块的支持力度空前强大,这成为该板块崛起的坚实后盾。国家深刻认识到,在科技、金融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从科技领域来看,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石,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近年来,一系列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如国家大基金持续投入巨额资金,支持半导体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的研发与创新。以存储芯片为例,随着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我国在存储芯片领域曾长期依赖进口,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加大了对存储芯片产业的政策倾斜,推动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存储芯片企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从最初的艰难追赶,到如今在部分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
在金融领域,数字货币的发展同样体现了政策对自主可控的重视。中国香港特区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意味着香港开始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跨境支付行业的变革,降低了对传统国际支付体系的依赖,更增强了我国在金融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国内在数字货币研发、试点推广等方面积极布局,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稳步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应用。通过发展数字货币,我国能够更好地掌控金融体系的运行,提升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外部因素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干扰。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自主可控板块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的汇聚,使其成为推动A股自主可控行情的核心力量。
二、市场需求激增,自主可控需求紧迫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当下,无论是科技产业还是金融领域,对自主可控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在科技产业中,AI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品需求极为迫切。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数倍,且对存储芯片的性能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AI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如智能安防、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AI芯片和存储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然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在获取先进半导体产品时面临诸多限制。为了保障产业的稳定发展,国内企业不得不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加大对国产半导体产品的采购力度。这就为国内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例如,寒武纪、瑞芯微等国内AI芯片企业,凭借其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AI芯片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订单量持续增长。
金融领域同样如此,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软件、硬件和服务来支持其业务的开展。然而,传统的金融IT系统大多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金融数据的安全,提升金融服务的稳定性,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自主可控金融科技产品的采购和应用。如天阳科技、京北方等金融科技企业,专注于研发自主可控的金融软件和解决方案,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这种市场需求的激增,使得自主可控板块在A股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其板块持续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三、技术突破不断,自主可控实力增强
技术创新是自主可控板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半导体、金融科技等自主可控相关领域,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市场地位。
在半导体领域,存储芯片技术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我国企业在存储芯片的制程工艺、存储密度、读写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不断取得进步。例如,部分国内企业在NANDFlash存储芯片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DRAM存储芯片方面,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技术研发,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存储芯片的自给率,降低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还使得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金融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样成果丰硕。在数字货币技术方面,我国在区块链、加密算法、分布式账本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国数字货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例如,在跨境支付场景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到账、降低手续费,同时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国内企业研发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防护产品和技术,如加密通信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存储技术等,有效保障了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为金融自主可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技术突破不断增强了自主可控板块的实力,推动其在A股市场中持续走强。
四、资金青睐,自主可控板块未来潜力无限
资金流向是市场行情的重要风向标,在本轮行情中,自主可控板块或成资金追捧的对象。
1、中信证券:随着英伟达芯片安全问题发酵,国产AI算力芯片将加速替代,预计2027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突破50%,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国产GPU等方向。
2、中金公司:网信办对英伟达的约谈显示中国对AI算力安全的重视,国产替代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
3、国泰君安:7月M1-M2剪刀差超预期,市场流动性改善,自主可控板块作为政策支持+事件催化的方向,可能成为资金回流首选。
4、天风证券:中美关税战下军工行业自主可控大势所趋,建议关注军工信息化产业链,如军工半导体、军用通信、无人装备等细分领域。
综合以上多个方面来看,自主可控板块凭借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需求的激增、技术突破的不断涌现以及资金的热烈追捧,已成为本轮A股行情的核心逻辑。
每一次指数回调,或都是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自主可控板块的黄金坑机会。结合早盘数字货币板块和存储芯片板块的强势表现,或许正是自主可控板块下午迎来爆发性上涨的前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每次回调或是黄金坑!自主可控板块成行情主线,下午或持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