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10亿台,人形机器人大消息爆了

摘要:大摩预计2050年10亿台人形机器人或将上岗,中国有望成人形机器人使用第一大国。

当下,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全球资本新焦点。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5万亿美元,投入使用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10亿台。

 

其中,中国或将以超3亿台的使用量,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远超美国7770万台的预测量。

 

在人形机器人这场史诗级产业变革中,PEEK材料轻量化技术正成为资本竞逐的关键赛道,而中美企业的差异化路径,已悄然勾勒出未来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图谱。

 

此外,从应用场景来看,摩根士丹利预测工业与商业领域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主战场,约九成的机器人将在此承担起重复、简单且结构化的工作,如同不知疲倦的 “蓝领工人”,填补劳动力缺口,提升生产与服务效率。

 

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黄金钥匙

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核心命题。特斯拉Optimus Gen2通过大量采用PEEK材料,成功减重10公斤,而这一材料的密度仅为铝合金的一半,却具备比钢铁高2倍的拉伸强度和4倍的弯曲弹性模量。

更关键的是,PEEK的自润滑性可大幅减少关节磨损,延长机器人寿命——这正是其成为“以塑代钢”首选的原因。PEEK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重要替代材料。

市场规模方面,国金证券研报测算,若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模达1000万台,将催生350亿元PEEK材料需求,2027年国内市场规模或超167亿元。

此外,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7年中国PEEK材料需求量将达5079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6.8%。

中美机器人产业:技术VS产业链的双雄博弈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美国企业以技术领先著称。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凭借全方向旋转关节和电动化设计,刷新了动态平衡的极限;特斯拉Optimus的AI算法与硬件协同能力,更是闻名世界。

然而,高研发投入与高昂成本让美国企业面临商业化难题:Optimus售价预估超10万美元,为优必选G1的6倍,成本控制能力凸显中国企业的优势。

中国企业的“降维打击”并非偶然。从稀土永磁到锂电池,从伺服电机到减速器,中国已构建起覆盖全球80%以上产能的供应链体系。

以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为例,中国机械臂成本仅为美国的45.7%,伺服电机成本低30%,这种成本优势正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在PEEK材料领域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超欧美,未来或主导全球轻量化材料市场。

感谢阅读,如果您看完文章顺手点赞一下或收藏转发的话,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嘉奖和鼓励了!

10亿台,人形机器人大消息爆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10亿台,人形机器人大消息爆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