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陷入高温“炙烤”模式,7月6日,山东半岛北部和苏皖北部等地局地气温高达40℃以上。这样的极端天气,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财经投资的视角看,还悄然催生了三大热门赛道——电煤、制冷、防晒。
在资本市场中,敏锐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这背后隐藏的巨大机会,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三大赛道在高温催化下的行业利好。
一、电煤需求攀升,能源保供与市场机遇并存
每年的7、8月本就是用电高峰,而今年酷热天气的提前到来和强度升级,更是让用电负荷急剧飙升。中泰证券分析指出,高温天气来袭,电煤需求稳步提升趋势明显。方正证券也表示,随着各地气温逐步升高,火电发电量增长,电煤需求有望改善,且稳经济政策也有望提升非电煤需求。
从实际生产数据来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9.9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创历史同期新高。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尽管煤炭供应量增长,消费需求却因多种因素持续不足,导致煤炭价格下探,行业效益承压。不过,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情况出现了转变。
据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分析周报显示,7月4日到7月12日,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燃煤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长13.4%,日均电煤耗量环比增长12.3%。
为了应对高温带来的用电高峰,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煤炭企业和相关运输部门都在积极行动。在煤炭生产端,不少企业加速释放产能。
如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副总经理梁旭表示,预计今年极端天气有可能增多,高温天气有可能多发,下游的火力发电可能增加,需求量可能增长。部分煤矿通过延长生产时间、智能化改造、优化生产系统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像延长两个小时的生产时间,每天就可以增加2800吨的煤炭产量。
在运输环节,铁路部门优化运力保证电煤运输。今年6月,国家铁路煤炭日均装车8.4万车,同比增长5.6%;电煤日均装车5.9万车,同比增长2.9%。
广铁集团为确保珠三角地区运煤列车“装得上、运得出、卸得下”,高效统筹运输资源,加强与煤炭企业、电厂的沟通协调。广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电煤保供工作专班,从电煤请车计划、在途运输到电厂卸煤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动态掌握电煤预计到达量、库存情况等,协调做好运力调整和安排,大大提高了卸车效率。
对于投资者而言,电煤行业的这波需求增长蕴含着诸多机会。一方面,直接从事煤炭开采和生产的企业,如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有望随着电煤销量的增加,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提升。
中国神华作为国内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完整的煤炭产业链,其煤炭产量和销售量在行业内名列前茅。随着电煤需求的增长,公司的煤炭业务收入可能会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为煤炭生产和运输提供设备及服务的企业也将受益。例如,郑煤机作为煤炭综采设备的领先供应商,其生产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大煤矿。随着煤炭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对相关设备的需求也会增加,郑煤机的订单量有望提升,从而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制冷市场升温,产品迭代与消费热潮共振
高温天气下,制冷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家用空调、电扇到商用制冷设备,市场销量一路攀升。北京苏宁易购环境商品运营部采销总监许陈博表示,近期高温天气席卷多地,包括空调、空气循环扇等防暑降温产品在线上线下均进入销售高峰期。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近一个月,线下渠道空调销售同比增长超35%,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超42%。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苏宁易购绿色节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98%,智能新风、健康无菌空调销量同比增长67%。
在制冷行业中,制冷剂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市场表现同样亮眼。上海证券指出,截至6月30日,第三代主流制冷剂R32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价为52500元/吨,月涨幅为4%,涨幅超过R22、R125等制冷剂。国信证券指出,受夏季高温天气驱动,制冷剂消费即将进入传统旺季,在低库存背景下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制冷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制冷行业正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一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节能、环保、智能的制冷产品。
例如,美的推出的无风感空调,通过创新的技术,实现了空调出风轻柔,避免直吹人体带来的不适,同时在节能方面也有出色表现。这种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销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制冷剂领域,企业积极研发和生产更环保、高效的新型制冷剂。
以第四代制冷剂为例,其全球变暖潜值(GWP)更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虽然目前市场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制冷行业的这波热潮为相关企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行业巨头,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份额,提升业绩。
格力电器在空调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口碑,随着高温带动空调需求增长,其产品销量有望持续上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增强。在制冷剂生产企业方面,巨化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制冷剂生产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随着制冷剂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涨,巨化股份的营收和利润有望实现双增长。
三、防晒经济崛起,多元品类与消费升级共舞
高温与强烈的紫外线,让防晒成为人们夏日出行的必备功课,也催生出了庞大的“防晒经济”。人民网报道,今年“618”全周期,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50%,户外防晒皮肤衣、遮阳帽+防晒口罩两件套等防晒品类成交额同比翻倍。
美团平台数据也显示,近一周,防晒伞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5%、防晒帽增长54%、防晒衣增长52%、冰袖增长46%。
从产品品类来看,防晒市场日益多元化。传统的防晒护肤品,如防晒霜、防晒喷雾等,依旧占据市场主流,且产品不断升级,在防晒指数、质地、适用肤质等方面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安热沙小金瓶防晒霜,以其高防晒指数、防水防汗且质地轻薄不油腻的特点,长期以来在防晒护肤品市场中备受青睐。同时,防晒服饰、遮阳伞等物理防晒产品发展迅猛。
防晒衣从最初的基础防晒功能,逐渐向时尚、透气、速干等多功能方向发展。像蕉下推出的一系列防晒衣,不仅具备出色的防晒效果,其时尚的设计和舒适的穿着体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成为了防晒服饰市场的热门品牌。
消费者防晒意识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是防晒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如今,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防晒需求,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品牌、功能以及与自身生活方式的契合度。他们愿意为具有更好防晒效果、更舒适穿着体验、更时尚设计的防晒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促使企业不断加大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整个防晒行业的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防晒经济的崛起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防晒护肤品生产企业,如珀莱雅、丸美股份等,通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珀莱雅近年来在防晒产品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的多款防晒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业绩也随之增长在防晒服饰等领域,起步较早且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如浙江自然,其生产的户外防晒用品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随着防晒服饰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订单量持续增加,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持续的高温天气为电煤、制冷、防晒三大赛道带来了显著的行业利好,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机遇。无论是能源领域的煤炭生产与运输企业,还是制冷行业的设备制造与制冷剂生产企业,亦或是防晒市场的护肤品、服饰等相关企业,都有望在这波高温催化的市场热潮中得到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高温“炙烤”催热了这三大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