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A股早盘,市场再度陷入调整:上证指数低开0.95%,深证成指低开1.68%,创业板指低开2.08%。
这样的盘面让不少人心生焦虑,但深入拆解下跌成因会发现,当前调整更多是短期因素叠加的情绪释放,而非基本面恶化。3926点附近的缺口与20日均线形成强力支撑,情绪冰点之下,探底回升的信号或已在酝酿。
一、早盘走弱解密:四大短期因素的集中宣泄
今日早盘市场持续走弱,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催化剂缺失、资金博弈、技术面压力与外围下跌四大因素的共振结果,属于典型的短期情绪主导行情。
催化剂真空:政策预期落地后的短暂迷茫
此前支撑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利好(如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发布、AI+医疗政策出台等)已逐步消化,而新的增量政策尚未出台,市场陷入“利好真空期”。从历史规律看,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往往存在政策发布的时间窗口空白,投资者缺乏明确的预期指引,观望情绪自然升温。Wind数据显示,近5年同期,A股日均成交额较10月均值下降约12%,换手率降低0.3个百分点,均反映出催化剂缺失下的交投清淡特征。
资金博弈:年底排名引发的“多空碰撞”
临近11月末,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战进入关键阶段,资金行为呈现明显分化。一方面,前期重仓AI、算力等板块的基金为锁定收益,纷纷减持获利品种;另一方面,散户投资者受近期市场震荡影响,风险偏好降至低位,Wind散户情绪指数今日早盘跌至42.3,处于近一年20%分位以下,止损离场操作增多。这两种力量的碰撞,直接导致早盘抛压集中释放。
技术牵引:缺口未补带来的“心理魔咒”
技术面来看,前两周大盘留下的3926点附近向上缺口尚未回补,成为市场挥之不去的“心理压力”。A股投资者向来有“缺口必补”的惯性认知,尤其是在市场情绪脆弱时,这一技术形态会放大看空预期。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4日分析指出,3950点附近的缺口已补,但3926点缺口与沪指20日均线(3929点附近)重合,形成“缺口+均线”的双重技术压力,部分短线资金为规避补缺口风险,选择提前离场。
外围传导:美股大跌引发的全球风险偏好回落
隔夜美股的大幅调整对A股形成直接冲击。当地时间11月4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纳指调整幅度超2%,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调整幅度近2%,特斯拉、英伟达等龙头集体调整。受此影响,今日亚太市场集体走弱,日经225指数调整超1200点,韩国Kospi200指数期货触发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
A股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围风险传导下难免受到波及,早盘科技股的调整正是这种情绪的直接反映。
二、冰点信号或现:两大维度印证调整接近尾声
尽管早盘市场表现低迷,但从技术、估值三大维度看,市场已处于典型的“冰点区域”,这往往是探底回升的前兆信号,现无需过度恐慌。
技术面:双底雏形显现,支撑力度明确
从日K线走势看,沪指近期已形成明显的“小双底”形态:11月3日最低触及3937点,11月4日最低探至3938点,两日低点几乎持平,且均未跌破3926点缺口与20日均线的双重支撑位。
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沪指在出现类似“双底+缺口支撑”形态后,后续1个月内反弹概率达78%,平均反弹幅度为4.2%。今日早盘沪指最低触及3931点,距离3926点缺口仅5个点,进一步下跌空间已十分有限。
估值面:主要指数回到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凸显
经过近期调整,A股主要指数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1.2倍,处于近5年23%分位;创业板指市盈率为32.5倍,处于近5年18%分位;中证500指数市盈率为16.8倍,处于近5年15%分位。兴业证券测算显示,当前A股整体股权风险溢价率为3.8%,高于历史均值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股票资产的吸引力已显著超过债券资产,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正在提升。
三、回升逻辑:三大动力将推动市场走出泥潭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向好趋势,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景气度回升、资金面边际改善三大动力,将共同推动市场从“冰点”走向“回暖”,探底回升只是时间问题。
政策托底:中长期支撑逻辑未发生改变
尽管短期政策催化剂缺失,但中长期政策托底的逻辑从未改变。从近期政策动向看,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国家卫健委部署AI+医疗发展,这些政策正逐步落地见效,将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8万亿元,同比多增2000亿元,M2同比增长9.1%,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这为市场回升提供了货币环境支撑。中信证券预测,11月中下旬可能迎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产业支撑:高景气赛道盈利韧性十足
从基本面看,A股多个板块的盈利韧性依然强劲,这是市场回升的核心底气。在科技领域,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张夏衡团队的芳香胺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医药、化工板块盈利改善,辉瑞公司测算该技术可使抗癌药中间体成本下降40%-50%,相关产业链企业业务盈利弹性巨大;
在新能源领域,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3.2万辆,同比增长25.3%,动力电池装车量达45.6GWh,同比增长32.1%,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在消费领域,双十一促销活动启动首周,全网销售额突破3200亿元,同比增长18.7%,消费复苏态势明显。这些高景气赛道的业务盈利增长,或将为市场提供坚实的业绩支撑。
资金回补:年底资金再配置窗口即将开启
随着11月进入中下旬,市场将迎来年底资金再配置的重要窗口,这将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一方面,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通常在年底进行仓位调整,当前低估值的市场环境正符合其配置需求。
据银保监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9.8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2.3%,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存在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发行有望逐步回暖,截至11月4日,11月新成立基金规模已达280亿元,较10月同期增长35%,若市场出现企稳信号,新基金建仓将带来增量资金。
今日早盘的下跌,本质上是短期情绪与技术面压力的集中释放,而非市场基本面的根本性恶化。3926 点附近的缺口与 20 日均线形成强力支撑,情绪冰点、资金逆势布局、估值低位等信号,或均预示着调整已接近尾声。
政策托底的力度未减,产业景气的韧性仍在,年底资金再配置的窗口即将开启,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市场走出调整,盘面或将迎来探底回升的行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市场情绪回暖在即!多方蓄势待发,报复性反弹或要来了

存储芯片利好又爆了,高增长概念股梳理,有色金属这两大方向或有戏
突然!强势拉升!电网板块逆势爆发
燃爆A股!电网储能掀涨停潮,下午这一方细分或持续发酵
量产元年火力全开!机器人前三季度产量破纪录,企业动作不断
爆了!涨停潮突袭,电网设备板块强势上涨!
【热点聚焦】爆了!批量涨停!电网设备、储能等板块大涨
深圳启动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产业整合样板
年末车市“抢跑潮”,有色金属需求或迎爆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