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7 月 A 股迎来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市场的火热是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的结果,情绪改善来自外部环境的积极变化。我们将市场资金分成四类——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尝试剖析 7 月 A 股牛市的增量资金来源。
1、散户是核心驱动力。
7 月上交所新增开户 196 万户,小单资金净流入环比大增 39%,杠杆资金显著活跃——两融余额 突破 2 万亿,融资占比升至 10.4%,且集中涌入医药、电子等热点板块。同时,固收理财、货基及黄金 ETF 份额缩减, 印证散户资金正从避险资产转向股市。
2、外资呈现自发回暖迹象。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环比增长 36.3%,成交占比同步提升。海外中国主题 ETF 近一月净流入 1.99 亿美元,达去年全年的 47%,头部中概股 ETF 单月吸金创阶段性新高。
3、机构资金流向存在分化。
公募基金仓位降至 71.4%的多年低位,主动加仓乏力;但险资成为重要长线力量,一季度权 益配置规模达 3604 亿,同比增 92%,政策引导下其增配趋势将持续。
4、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
宽基 ETF 持续净流出,汇金等国有资金在现有市场热度下入场必要性降低。 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后续持续性取决于居民理财迁移进度及弱美元背景下的全球流动性环境。
风险提示:公开数据存在滞后性;国内外局势与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二、策略
8月12日:A股市场主要表现与重点关注方向
1、行情表现与情绪:放量创新高,结构性分化加剧,乐观中隐现谨慎
(1)指数再创新高,分化延续
沪指七连阳:收报3665.92点(+0.50%),盘中最高触及3666.33点,连续刷新年内高点,逼近2024年10月高点3674点。 深市强势:创业板指涨1.24%,科创50涨1.91%,科技成长股引领反弹。 个股普跌:超3100股下跌,涨停家数降至60家(前一日逾百家),显示赚钱效应集中于权重及主线板块。
(2)量能持续放大
两市成交额1.91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553亿,增量资金入场但内部分化加剧。
(3)利多因素驱动做多动能
中美关税暂停:双方自8月12日起暂停24%关税90天,缓解贸易摩擦担忧。流动性宽松: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十年新高),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显著。
(4)谨慎信号浮现
个股跌多涨少:超3100股下跌,游资接力意愿降温(涨停家数减少24家)。
防御板块走弱:银行、黄金回落反映部分资金逢高兑现。
2、热点板块
(1)半导体/芯片产业链
驱动逻辑:寒武纪涨停(成交106亿)带动板块爆发,市场传闻DeepSeek-R2即将发布提振AI算力需求。领涨个股:寒武纪、上海合晶(20%涨停)。
(2)脑机接口(医疗器械)
政策催化: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目标2027年建立技术体系。 龙头表现:创新医疗、麒盛科技涨停,麦澜德涨超18%。
(3)大金融与地产链
金融板块:券商(九鼎投资涨停)、银行(农行创新高)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及政策预期。
地产股:沙河股份、电子城涨停,低估值+政策宽松预期驱动修复。
(4)区域主题(新疆基建)
事件驱动:国铁集团950亿成立新藏铁路公司,新疆火炬6天5板、北新路桥3连板。
3、关键压力位攻防战
上行挑战:沪指3674点(去年高点)为核心阻力,突破需满足两条件:
(1)量能持续>1.9万亿 + 大金融/科技板块合力;
(2)政策加码(如地产刺激、科技产业扶持)。
下行风险:若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超预期或中报业绩暴雷,可能触发回踩3550-3625区间。
总结:8月12日市场在放量创新高中延续分化格局,半导体与脑机接口成为资金主攻方向,但个股普跌暴露结构性风险。策略上宜坚持 “科技为矛+政策为盾” ,紧盯量能变化与3674点突破力度,把握低位补涨与产业确定性主线。
4、重点关注方向:
科技自主成长:国产算力半导体(寒武纪产业链),机器人(具身智能大会临近)。 政策红利:脑机接口(2027年产业体系目标)、新藏铁路基建链。
三、热点研究
七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总体思路指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 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 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 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夯实软件工具底座;打 造高性能产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 代,发展辅助设备;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推广产业创新成果,提升检 测和中试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培育优势企业,完善创新载体,推动 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健全安全保障;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
推动核心软硬件研究开发,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意见》提出“核 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涉及开展高集成度电子封装技术研究,降低集 成芯片的功耗和噪声,打造感知—计算—调节一体化的脑机接口芯片。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协同控制技术,面向感知觉、运动、语言、情 感等范式开发专用编码软件,提升心理认知、情感分析和干预治疗能力。
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码算法研究,突破微弱神经信号获 取、脑电特征识别、脑机指令快速解码、精细运动解码、视听觉解码 等技术,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等。
此外,《意见》在打造高性 能产品方面提出“整机精品工程”。对感知评估类产品、情绪检测类 产品、控制交互类产品、安全识别类产品、神经调控类产品、感知重 建类产品的探索和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加速向工业、医疗和消费领域渗透拓展。针对应用 拓展方面,《意见》提出“应用拓展工程”。在工业制造领域,脑机 接口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维管理等环节,构建”生命机械一 体化”的工业元宇宙,创新装备和机器人控制方案,先试先用于危险作 业、特殊环境等场景,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
医疗健康方面,针对 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需求,创新神经 调控技术,提升疾病诊疗效果,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此外,可通过脑 活动监测实现疾病早期预防。在生活消费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可增强 虚拟交互体验,提升交通安全监测水平,优化体育训练和脑智力培育 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我们认为,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已成为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意见》内容涉及开拓应用场 景、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等,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 向,有望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风险提示: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四、行业研究
国产算力芯片中军,迎接智算时代历史机遇
国产芯片中军,技术立足,生态完整:寒武纪是国内智算芯片领 域的标杆企业,能提供完善的云、边、端系列化智能芯片和基础开发软件套件产品,具有完善统一的产品生态。公司与服务器厂商合作,将自研算力芯片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 力和制造等领域。公司主要云端算力芯片思元 590 综合性能接 近英伟达 A10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下一代产品思元 690 预计 性能翻倍,竞争力将更加突出。
人工智能高歌猛进,应用落地推升算力需求:2022 年底,ChatGPT 横空出世,世界进入智算时代,全球算力芯片需求井喷。2025 开 年,DeepSeek 发布 R1 推理模型,以其极低的训练成本和超强的 推理能力震惊全球,带动大模型在各行各业广泛落地。国产芯片 在推理应用阶段性价比和可用性大增,互联网、金融、运营商等 行业客户国产芯片验证积极推进,订单持续落地。
中美竞争加速国产替代,成就千亿级市场:大国科技竞争的宏 大叙事下,算力国产化替代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持续提升。预计 2024 年英伟达算卡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超过 100 亿美元,占据 70- 80%的市场份额。预计 2025 年国内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容 量有望翻番。在美国限制芯片出口的背景下,国产算力芯片有望 占据更多份额,成就千亿级市场。寒武纪凭借技术能力和先发优 势,有望在新一轮国产算力投资周期中获得显著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AI 芯片需求放缓,供应链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本文观点由罗军团队(执业编号:A1050620010002)编辑整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晨会纪要】谁是市场的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