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板块强势崛起:这些方向或将受益!

7月28日,A股固态电池板块表现亮眼,铜冠铜箔、中欣氟材、天永智能强势涨停,上海洗霸、中一科技、信宇人等多股涨幅超8%,世名科技、东威科技等个股跟涨。消息面上,近期多家企业密集披露固态电池研发及量产进展,产业化时间表逐渐清晰,市场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持续升温。

 

 

 

板块强势崛起:这些方向或将受益! 1

产业化进程提速车企与电池厂商竞相布局

 

固态电池被视为全球动力电池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从去年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技术路线之争,到今年聚焦中试线建设进展,预计明年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产业规划相继实施,行业目光将转向谁能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有专家表示,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将不断加速。

 

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具体来看

 

蜂巢能源宣布,今年四季度将在2.3GWh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140Ah),并计划2027年大规模供应车企;容百科技则明确固态正极材料开发节点,目标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上车;孚能科技更是计划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扩大至GWh级别。

 

车企方面,长安汽车表示,预计2026年完成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广汽集团也宣布,其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搭载于昊铂车型。业内人士指出,2026—2027年或成为全固态电池装车的关键窗口期,但商业化落地仍需突破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应用场景多元化或与液态电池长期共存

 

固态电池的潜在市场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如eVTOL飞行器)、人形机器人、高端无人机等领域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更为严苛,成为固态电池的重要落地场景。孚能科技已针对人形机器人推出高硅负极全固态电池方案;广汽集团等车企则瞄准高端乘用车市场。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510年液态、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可能并存,适配不同需求。兴业证券分析称,半固态电池将率先在高端电动车领域渗透,而全固态电池的全面商业化或需等待2030年前后。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十分多元。未来一段时间内,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可能将共存,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与细分场景,其中全固态电池有望在高端乘用车领域率先得到应用。随着飞行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兴起,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增加,将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在市场表现上,固态电池板块的走强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近期,孚能科技推出的几款固态电池产品,如第二代 eVTOL 半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 320Wh/kg,已正式交付,展现了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初步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逐渐接近量产要求,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时期,在固态电池设备端和材料端布局完善、验证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板块强势崛起:这些方向或将受益! 2

机构观点: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兴业证券认为,2025年下半年将是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布局完善、验证进展快的公司有望受益。

 

中金公司指出,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将利好固态电解质(氧化物/硫化物)、高镍正极、锂金属负极等材料供应商。

 

兴业证券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预计25H2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固态电池设备端和材料端布局较为完善、验证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受益。

 

综合来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该板块有望在未来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值得持续关注。

板块强势崛起:这些方向或将受益!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板块强势崛起:这些方向或将受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