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风向要变了?下午或该轮到AI这方向 “唱主角”

在AI产业的发展浪潮中,硬件与软件始终如协同前进的双轮,共同推动技术落地与场景渗透。

 

当前,随着AI硬件的规模化普及,产业重心正悄然向应用软件领域倾斜——这并非对硬件的否定,而是技术迭代到一定阶段的自然演进,更是AI价值从“基础建设”向“场景创造”延伸的关键信号。

 

风向要变了?下午或该轮到AI这方向 “唱主角” 1

一、硬件筑基完成,下午AI软件或迎来“水到渠成”的爆发期

 

AI硬件的持续发展,为软件生态繁荣铺就了坚实路基。经过前期技术积累与产能扩张,AI芯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性能稳步提升,成本却因规模效应持续下降。

 

这种“高性能+低门槛”的硬件环境,让软件开发企业得以更轻松地获取算力支持:过去需要百万级投入才能启动的AI模型训练,如今借助普惠性硬件资源,中小型团队也能参与其中。

 

更重要的是,硬件标准化程度提高后,软件开发者无需为适配不同设备耗费大量精力。例如,统一的AI芯片接口、通用的算力调度平台,让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的软件能快速复用底层技术,将研发重心放在行业场景的深度打磨上。

 

从产业规律看,当硬件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如AI芯片市场规模年增超30%),软件应用的爆发往往会接踵而至——就像智能手机普及后催生了移动应用的黄金时代,当下AI硬件的“基建完成”,正为软件创造类似的历史机遇。

 

二、中报窗口落幕,资金或将转向成长性赛道

 

 

中报预告窗口期结束后,市场资金的配置逻辑逐渐从“短期业绩兑现”转向“长期成长潜力”。对于AI板块而言,硬件企业的中报更多体现为产能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长,而软件企业的价值则在于场景落地的想象空间——这种差异在资金再平衡过程中,可能让软件板块获得更多关注。

 

从行业特性看,AI软件的业绩释放往往具有“后发优势”:当硬件设备部署到位后,软件的付费订阅、定制开发等商业模式才能进入收获期。例如,工业质检机器人的硬件销售完成后,配套的AI视觉识别软件可能通过年度服务费持续贡献收入;家庭智能音箱普及后,语音交互软件的增值服务(如付费课程、定制化助手)才会迎来用户付费率的提升。

 

中报窗口落幕恰好让市场有机会重新审视这种“硬件先行、软件变现”的产业节奏,为软件板块的估值重塑提供时间窗口。

 

风向要变了?下午或该轮到AI这方向 “唱主角” 2

三、Agent技术突破,打开AI软件“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7月18日,OpenAI正式推出ChatGPT智能体(Agent)后,AI应用正式迈入“主动服务”阶段——这一技术突破为软件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

 

与传统AI工具“被动响应指令”不同,Agent具备自主规划、多任务协同能力,能像人类助手一样主动完成复杂工作:例如,电商领域的Agent可自动分析用户需求、筛选商品、对比价格并生成购物方案;办公场景的Agent能整合邮件、日程、文档数据,为用户制定会议计划并准备材料。

 

国内企业已快速跟进这一趋势,百度、阿里等科技巨头纷纷发布自研Agent平台,创业公司也在垂直领域推出创新应用。这种技术迭代的意义在于,它让AI软件从“工具属性”升级为“伙伴属性”,显著拓宽了商业化边界。

 

四、数字经济“软硬件协同”,软件成价值创造核心

 

AI软件的崛起,本质上是数字经济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全要素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一步。

 

在政务领域,AI审批软件能将企业开办流程从3天压缩至4小时,其价值远超单纯的服务器硬件投入;在制造业,生产排程AI软件可降低15%的能耗成本,这种“软实力”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比硬件设备本身更具战略意义。

 

从投资视角看,数字经济板块中与AI深度融合的软件标的,可能具备双重成长逻辑:一方面,硬件普及带来的用户基数扩张,为软件提供了广阔的渗透空间;另一方面,Agent等新技术催生的新商业模式(如按效果付费、订阅制),可能显著提升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

 

例如,智慧零售场景中,AI导购软件若按“促成交易额分成”收费,其收入增长可能远超硬件销售的线性增长。

 

 

当前AI板块的重心转移,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产业成熟度提升的体现。硬件的普及为软件搭建了舞台,而软件的创新则让硬件的价值真正落地到千行百业。

风向要变了?下午或该轮到AI这方向 “唱主角”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风向要变了?下午或该轮到AI这方向 “唱主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