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强势拉升。截至发稿,板块指数大涨超1%,嵘泰股份、浙江荣泰、东港股份涨停,精锻科技涨超10%,福达股份、高测股份、汉威科技等股涨超5%,相关个股纷纷跟涨!
板块爆发的背后,是政策支持、国际赛事催化与产业订单落地三大动能共同发力,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入加速期。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化进程加速
国家级战略全面铺开: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将仿生材料等关键技术列为突破重点,要求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并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企业。北京更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通过“创新平台+场景开放+资金扶持”组合拳加速技术转化。
材料技术突破成本瓶颈:以泰禾股份MX6仿生材料为代表,具备类生物肌腱的动态形变能力(形变率>300%),量产成本较进口材料降低40%,已通过比亚迪等头部厂商验证,成为政策扶持下国产替代的标杆。
政策与技术的共振,正推动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与家庭场景。万联证券指出,2025年已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工业制造实训→B端场景扩展→家庭服务普及的递进路径日益清晰。
二、全球赛事倒计时,全民科技嘉年华点燃市场热度
世界级盛会即将开幕:8月14日-17日,北京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涵盖田径、足球、舞蹈等21个项目,成为展示技术极限的“奥运会”。
能量传递引爆全民参与:赛事预热活动“能量方块传递”于7月15日在长城启动,八台机器人完成首次接力。未来一个月,市民可在北京街头偶遇机器人快闪,通过协同任务互动近距离感受技术细节。
这场“科技+体育”盛宴不仅提升产业关注度,更为企业提供真实场景测试平台。宇树科技等参赛企业借机展示其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群体协作能力,技术落地进程进一步可视化。
三、订单驱动业绩,量产元年迎来商业验证
最大规模订单落地:中国移动子公司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由智元(7800万元)与宇树(4605万元)中标,创下国内单笔订单金额纪录。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去年发布的G1这款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出货量相对去年有明显增长。
资本加码产业链整合:智元通过持股平台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强化供应链控制;伯特利等企业设立创投基金布局机器人赛道,产业资本进入活跃期。
订单爆发与资本涌入显示商业化拐点已至。据高工机器人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200亿美元,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核心地位。
四、量产破局与材料革命,供应链迎来重构机遇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续航、灵活性等痛点,轻量化材料成为破局关键:
金属领域:镁合金凭借比强度高、价格低位(镁铝价格比仅0.87)等优势,在埃斯顿工业机器人中实现减重11%、能耗降10%。
工程塑料:PEEK材料占据金字塔顶端,虽价格高昂(约30万元/吨),但减重效果显著;尼龙PA则凭借柔韧性与低成本,在2C端应用潜力巨大。
东吴证券测算,百万台人形机器人将带动PEEK/镁合金等材料市场空间超20亿元。建议关注已进入特斯拉、华为链的核心供应商,以及国产替代先锋。
五、未来展望:三浪叠加开启万亿市场
当前板块行情由政策预期+赛事催化+订单放量三浪叠加驱动。短期看,8月运动会或成新爆点;中期随着特斯拉、华为等巨头量产机型交付,供应链企业业绩有望逐季兑现。
券商一致认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元年。随着技术路线收敛与成本下探(马斯克预测Optimus未来售价低于2万美元),机器替人经济性凸显,板块将步入“订单-业绩”正循环。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强势拉升!这一板块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