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丰收季”,好消息从技术、产量到企业布局全面开花。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产业规模扩容到全球竞争力提升,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扎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智造”的硬实力。
一、产业大会释放积极信号,规模增速亮眼
11月3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据会上披露,本届大会将于11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举办,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牵头主办。
会议同步公布了一组亮眼的产业数据:全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0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78.9亿元,四年间实现规模翻番;今年前三季度,行业营收同比再增29.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两大核心产品产量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产业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二、企业动作频频,场景落地再添新案例
面对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企业近期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也格外活跃,不断推动技术落地与场景拓展:
蓝思科技与越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还签下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采购订单。根据协议,蓝思科技将在2025年内完成这笔采购,未来三年双方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机器人在制造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中控技术成功中标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选煤厂智能化四足巡检机器人项目,这一突破实现了四足巡检机器人在选矿行业的“首台套”应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行业空白,为传统矿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浙江兆聚智能有限公司近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业务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兆丰股份与乐聚机器人关联企业——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标志着产业链企业开始联合布局机器人领域。

三、机构看好长期趋势,量产窗口期临近
东方证券认为,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共同推动下,行业有望在明年进入量产阶段。从长远来看,具备优质制造能力与高效管理水平的零部件企业,将在量产浪潮中更易受益。
湘财证券指出,2025年已被产业界明确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若整机厂商与核心零部件龙头能率先通过场景验收,将迎来“政策订单+业绩兑现”的双重利好。从长期趋势看,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的特征,拥有全链条创新能力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全球化布局是未来三大核心方向。
中信建投提出,尽管短期受市场风险偏好及个别事件影响,机器人板块出现小幅回调,但长期产业趋势并未改变,今年第四季度将成为关注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动态与行业量产预期的重要窗口期。目前来看,特斯拉Optimus三代样机发布及量产节奏的指引较为积极,国产人形机器人出货表现活跃,产业链Tier1企业的进展也得到验证,预计后续审厂等关键事件将有序推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量产元年火力全开!机器人前三季度产量破纪录,企业动作不断

存储芯片利好又爆了,高增长概念股梳理,有色金属这两大方向或有戏
市场情绪回暖在即!多方蓄势待发,报复性反弹或要来了
突然!强势拉升!电网板块逆势爆发
燃爆A股!电网储能掀涨停潮,下午这一方细分或持续发酵
爆了!涨停潮突袭,电网设备板块强势上涨!
【热点聚焦】爆了!批量涨停!电网设备、储能等板块大涨
深圳启动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产业整合样板
年末车市“抢跑潮”,有色金属需求或迎爆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