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央行副行长陆磊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的表态,彻底点燃资本市场对有色金属板块的期待!他明确表示,央行将“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而今年以来已通过降准降息等一揽子措施,实现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14%的亮眼成果。
对资金密集、兼具工业与金融双重属性的有色金属行业而言,这波宽松政策绝非“隔空喊话”。融资成本下降或直接缓解矿企资金压力,信贷结构优化精准滴灌新能源金属赛道,叠加全球流动性宽松共振,铜、铝、稀土等品种正迎来“成本减负+需求放量+估值抬升”的三重利好。
一、融资成本再降:矿企“输血”加码,产能扩张底气足
有色金属行业从勘探、采矿到冶炼均需巨额资金投入,央行推动的“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正为行业全链条企业纾困减负,加速产能与技术升级进程。
信贷成本创新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3.14%,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对资产负债率普遍超60%的有色金属企业而言,意味着利息支出的显著减少。以稀土行业为例,九江银行通过“云仓有色”平台推出的“稀金贷”,已累计投放超30亿元,惠及近40家稀土企业,这类针对性信贷产品在宽松政策导向下有望加速推广。
南方基金崔蕾指出,融资成本下降将直接增厚企业利润,尤其对高负债的中小型矿企,资金链安全边际显著提升,部分此前搁置的勘探项目可能重启。
结构性工具发力,瞄准高端产能缺口
陆磊强调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正让资金向有色金属高端领域倾斜。央行5月推出的新政策中,明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而铜、稀土、锂等金属正是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中心的核心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3%,其中稀土永磁、锂电池材料等领域增速超30%。嘉实基金田光远认为,宽松政策与产业政策形成合力,将加速行业从“低端冶炼”向“高端材料”转型,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信贷资源。
融资模式创新,盘活存量资产
宽松政策环境下,金融机构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服务模式不断升级。九江银行“云仓有色”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库存数字化管控,为企业提供存货浮动抵押、预付款融资等服务,解决了传统动产融资难题。
截至2025年6月,该平台已帮助稀土企业盘活库存资产超50亿元。这种“数字+金融”的创新模式,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可能向铜、铝等更多品种延伸,进一步降低企业营运资金占用成本。
二、需求端共振:传统+新兴领域齐发力,金属消耗迎高峰
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提振宏观经济景气度,既拉动电力、基建等传统领域需求,又加速新能源、AI等新兴产业渗透,形成有色金属消耗的“双轮驱动”。
传统领域企稳:电力基建成铜铝需求压舱石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而电力领域是有色金属消耗的核心阵地。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电网投资同比增长12.7%,其中特高压工程投资增速达23.5%。每公里特高压线路需消耗铜约200吨、铝约800吨,按此测算,仅特高压领域就新增铜需求超15万吨、铝需求超60万吨。
创金合信黄超指出,基建投资的企稳回升,有效对冲了地产领域的需求波动,使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保持韧性,这一趋势在宽松政策延续下有望持续。
新兴产业爆发:新能源+AI打开增长天花板
结构性信贷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倾斜,正加速新兴产业对有色金属的消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三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5.2%,带动锂、钴需求激增,刚果(金)钴出口配额低于预期,进一步加剧供给缺口。在AI领域,算力中心建设推动铜需求爆发,每万台服务器需消耗铜约150吨,而全球AI服务器需求2025年预计增长60%。
中银基金郭昀松强调,这类新兴需求摆脱了传统周期束缚,使有色金属具备了“周期+成长”的双重属性,需求增长的持续性远超市场预期。
低空经济加持:轻量化需求激活铝钛合金
宽松政策催生的新消费与新产业中,低空经济成为有色金属需求的新增长点。2025年进博会期间,御风未来、时的科技等企业展示的eVTOL飞行器,机身与结构件中铝合金、钛合金占比超30%。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6702.5亿元,其中航空器制造环节占比28%,对应铝钛合金市场规模约281亿元。
中邮证券预测,在政策资金支持下,2026年低空经济相关有色金属需求将增长35%-50%,为铝、钛等品种打开新空间。

三、金融属性强化:流动性宽松推升估值,资金加速入场
有色金属作为典型的大宗商品,其价格与估值深受流动性环境影响,央行宽松信号叠加全球降息周期,正强化其金融属性与资产配置价值。
美元走弱共振,金属价格中枢上移
2025年三季度美联储重启降息,开启本轮首次25bp降息,点阵图显示年内还有两次降息,美元指数随之走弱。而有色金属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直接提升其相对价值。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指数上涨50.20%,远超沪深300指数17.9%的涨幅,其中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铜价上涨18.3%,铝价上涨12.7%。
中银基金郭昀松分析,全球流动性宽松与美元信用削弱形成共振,使有色金属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硬通货,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高。
板块估值修复,迎来“戴维斯双击”
宽松政策推动的盈利改善与资金流入,正带动有色板块估值修复。截至2025年10月,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年内涨幅近70%,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但估值仍处于近5年中位数以下。
南方基金崔蕾指出,板块正经历典型的“戴维斯双击”:一方面金属价格上涨推升企业盈利预期,另一方面低估值吸引资金入场,这种双重驱动在宽松环境下具备较强持续性。
战略属性凸显,稀土等小金属获重估
大国博弈背景下,有色金属的战略价值在宽松政策中进一步凸显。稀土作为半导体、军工等尖端产业的关键材料,其战略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叠加供给端出口管制加码,价格持续获得支撑。九江银行“稀金贷”的快速放量,也从侧面反映出稀土产业的资金吸引力。
嘉实基金田光远认为,宽松政策下,具备战略稀缺性的小金属将脱离传统周期波动,估值体系迎来重构,部分品种可能出现价值重估。
四、细分赛道机会:从周期复苏到成长爆发,这些方向最值得观察
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共振下,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呈现结构性业务发展机遇,不同细分赛道受益逻辑各有侧重,需结合供需格局与估值水平综合判断。
工业金属:铜铝供需紧平衡,价格弹性大
铜板块兼具传统基建与新兴产业需求,供给端扰动不断,9月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矿难、10月最大铜矿Escondida事故,加剧供给短缺预期。
中邮证券预测,2026年铜价中枢可能上涨20%-30%,具备自有矿山的企业盈利弹性更大。铝板块则受益于产能限制与轻量化需求,国内产量即将见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需求增长,预计电解铝价格延续长期上行趋势。
新能源金属:锂钴稀土,成长属性大
锂、钴等能源金属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爆发,2025年国内锂电池需求预计增长40%,而供给端扰动未完全消除。刚果(金)钴出口配额低于预期,可能导致未来2年全球钴原料缺口扩大,推动价格中枢抬升。稀土板块在供给收紧与需求增长双重驱动下,价格支撑强劲,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等龙头企业在信贷支持下,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速度有望超预期。
贵金属:黄金避险+抗通胀,配置价值凸显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地缘风险升温,使黄金的避险与抗通胀属性充分释放。2025年三季度黄金价格突破震荡区间,持续创下新高。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央行购金量达85吨,延续增持趋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央行宽松信号或引爆有色!这3个方向或成资金新宠

重大利好,超级科技题材爆发,资金抢筹这些概念股
利好不断!订单、技术双突破,物流人形机器人迎关键窗口期!
主力资金!尾盘疯抢这2股,7大行业扎堆
突然!直线拉升!电网设备板块大爆发
A股探底回升显韧性 机构齐判慢牛根基未动
这16只!一图看懂:稀土小金属概念梳理
强势上涨!半导体设备板块集体狂飙
刚刚!卫健委等五部门发文,事关“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