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作为兼具优异半导体性能与战略价值的稀散金属,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材料,中国在全球锗储量、产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锗产业链结构解析
锗产业链清晰分为上游资源开采与提取、中游冶炼与加工、下游器件制造与应用三大环节。
上游资源开采与提取:锗以伴生矿形式存在,主要通过湿法冶金、热法冶金工艺,从锌冶炼渣、煤炭灰中回收提取。
中游冶炼与加工:中游企业聚焦锗资源精炼提纯,生产二氧化锗(GeO₂)、区熔锗锭、锗晶圆等高纯度产品,为下游高端器件制造提供核心原料。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光通信、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电子器件等关键领域,广泛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全球锗市场产量动态
近年来全球金属锗产量呈“稳增后回落再回升”态势,中国主导地位显著:
2020-2024年全球金属锗产量变化表

三、全球锗资源储量与分布特征
全球锗资源储量稀缺,已探明金属储量仅8600吨,分布高度集中且产能格局特殊:
储量分布:美国(3870吨,占比45%)、中国(3526吨,占比41%)、俄罗斯(860吨,占比10%)为主要储量国,合计占全球总量96%。
产能格局:美国虽储量第一,但出于战略物资保护和开采经济性考虑,已停止本土开采,依赖进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供应量占全球70%。
四、中国锗市场进出口贸易演变
中国锗进出口贸易呈波动态势,政策调控成为关键影响因素:
2021年出口激增:锗相关商品出口量近2.2万吨,同比增长29.4%;进口量约0.07万吨,保持稳定。
2022年进出口分化:出口量降至1.9万吨(同比降13.6%),进口量增至0.08万吨(同比增14.3%),反映国内需求增长。
2023年政策转向:8月起实施锗产品出口许可管制,年底进一步加强对美出口管控(原则上不予许可),导致出口量持续下降,重塑全球供应格局。
锗相关商品进出口数据变化(2021-2023年)

五、锗市场需求趋势与技术突破
(一)需求增长驱动力
金属锗作为战略性资源,需求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速提升:
光纤通信领域:受益于5G、物联网技术推广,光纤通信需求扩大,直接带动锗消费量增长。
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品普及,为锗开辟新市场空间,成为需求增长重要引擎。
(二)超导技术重大突破
国际科研团队实现锗超导特性突破,为量子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路径: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原子级精确控制晶体薄膜生长),将镓原子精准嵌入锗晶格实现高浓度掺杂,获得稳定有序的晶格结构。
性能表现:调控后的锗薄膜在约3.5开尔文(-269.7℃)时展现超导性,克服了传统高浓度掺杂导致晶体破坏的难题。
应用价值:兼容现有芯片制造流程,可用于下一代量子电路、低功耗低温电子设备和高灵敏度传感器,推动集成量子技术实用化。

六、中国出口管制下的全球市场冲击
中国锗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后,欧美市场陷入供应危机,引发连锁反应:
供应极度短缺:西方交易商采购量大幅缩减(从100公斤降至10公斤),加拿
大企业已6个月无法购得锗,美国2025年1-7月自华进口量同比大跌40%。
价格飙升:全球锗价升至每公斤近5000美元(2023年初仅1000多美元),创2011年以来新高。
市场恐慌蔓延:欧美企业询价激增,防务企业从“分包采购”转为“亲自下场”,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紧急与韩国企业达成供应协议。
替代难度极大:军用光学等领域对锗材精度要求极高,替代材料研发需重新设计系统,短期内难以实现;美国企业虽获政府资助研发替代方案,但推进缓慢。
七、政策影响与全球产业应对
中国战略意义:锗被列入中国战略性矿产名录,出口管制既维护国家安全,也反制欧美对华半导体打压,强化国防科技领域优势。
西方损失显著: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中国全面禁止锗出口可能导致美GDP损失34亿美元;欧美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产业发展受限。
全球格局重构:俄罗斯因俄乌冲突遭制裁退出西方供应体系,中国出口收缩叠加替代困难,倒逼全球锗产业重新布局,但短期难以改变中国主导的供应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近70%供应垄断!揭秘金属锗行业:一站式了解锗的财富密码!

多重共振!政策、业绩双击有色板块!机构看好行业机会
新能源车渗透率冲60%!锂铜需求暴增,有色或迎新一轮爆发
“夸父”传火炬!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冲3488亿,业绩高增
突然!强势拉升!短剧游戏板块大爆发
量子科技站上国家战略风口 开启“从1到10”产业化加速期
疯了?深圳3年冲20万亿:200单并购激活产业新生
【热点聚焦】4天3板涨停!光伏设备板块午后强势拉升
并购重组+产能管控共振!有色金属板块或迎价值重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