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A股行情全面爆发,沪指午后持续拉升,截至发稿站上4028.17点,续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宇树科技官网上线的轮式人形机器人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为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再添一把火。从国内企业的量产交付到全球巨头的产能加码,叠加政策与资本的加持,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试验走向产业落地,A股相关产业链也随之迎来价值重估的关键窗口期。

产业端多点突破,量产进程超预期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正以“技术突破+产能落地”的双重逻辑加速兑现。11月13日宇树科技推出的轮式机器人G1-D,构建起从本体到数据训练的全栈能力,G1-D机器人身高范围约1260-1680mm,头部配备高清双目相机,手部配备高清相机。G1-D分为通用版和旗舰版,旗舰版可选配移动底盘,移动速度≤1.5m/s。其17和19个整机自由度、3kg单臂负载及0-2m垂直作业空间的性能指标,精准匹配工业场景的数据采集需求,旗舰版配备的移动底盘更将作业灵活性提升至新高度。
国内头部企业已率先迈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近期正式启动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公司方面表示,此次交付是其实现年内500台交付目标的关键一步。此前WalkerS1在比亚迪工厂的实训中,已实现效率翻倍、稳定性提升的显著成效,印证了工业场景替代的商业价值。
全球巨头的产能规划则为行业打开成长想象空间。特斯拉正筹备扩建得州超级工厂,计划在专用厂房内实现Optimus年产能1000万台的长期目标,尽管其量产时间表定于2027年启动,但马斯克透露今年将完成数千台原型机生产,若测试顺利2026年产能将实现10倍增长。一久(海南)私募基金总经理韩勇锋指出,结合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链进展,2025年作为行业“量产元年”已成共识,2026年有望迎来工业领域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拐点。

宇树科技重磅发布G1-D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万亿市场雏形初现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支撑。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要初步建立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世界先进水平。
地方层面,北京将人形机器人纳入20个重点培育未来产业,上海依托创新中心强化技术攻关,广东深化“机器人+”场景应用,形成全国联动的发展格局。
政策加持下,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较2024年实现翻倍;到2029年有望攀升至750亿元,占全球32.7%的份额并位居世界第一,2035年更将突破3000亿元。
券商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表示,展望2026年,人形机器人等主题有望表现活跃,从时间维度梳理了新材料各板块中短期的催化因素及长期逻辑,看好政策、事件、业绩释放等催化带来的交易机会,把握具备高景气度的成长性行业以及优质赛道,建议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环节和材料端。
光大证券认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转变。
国金证券也表示,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最为确定的方向之一,获得了国内外顶级政策、政企资金以及科技龙头的全方位加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2026年则迎来商业化爆发。
综上,从宇树科技的技术方案落地到优必选的量产交付,从特斯拉的产能规划到政策体系的全面护航,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进入技术变现的关键阶段。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应聚焦具备核心技术壁垒、深度绑定头部主机厂、布局工业场景刚需环节的企业,把握零部件国产化与材料创新等主线,把握这一万亿赛道从“量产元年”到“商业爆发”的完整投资周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重磅发布!全球布局迅猛,人形机器人板块迎价值重估窗口

重磅发声!政策产业双向赋能,并购重组或迎黄金布局期
整合重塑,资本再出发:并购重组开启价值创造新周期
突然,强势拉升,电池板块大爆发
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热词”,爆发式增长或重塑A股生态
高交会超全展区亮点抢先看,这些黑科技别错过!
40万㎡+5000家企业!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明日启幕,多赛道迎催化
【热点聚焦】爆了!沪指再创新高!光伏设备板块狂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