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3 日 的 A 股市场中,医药板块呈现出强劲的上涨态势。截至发稿,重组蛋白、创新药、肝炎概念、减肥药等细分领域全线爆发,未名医药、九芝堂、塞力医疗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日联合印发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
该措施涵盖 5 方面共 16 条内容,全方位、全链条地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准入、入院使用以及多元支付。从研发端来看,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在确保数据安全合规的基础上,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服务。这将有助于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等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大大提升创新效率,降低研发试错成本。
在准入和入院使用方面,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药品目录更新公布后 3 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患者合理用药权益,并且明确不得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 “一品两规” 限制。这些举措极大地缩短了创新药从获批到进入临床使用的周期,解决了创新药入院难的问题,为创新药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支付体系上,不仅坚持常态化调整医保目录,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还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充分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功能,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拓宽了创新药的支付渠道,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的同时,也为创新药市场的扩容奠定了基础。
其实,除了上述政策利好外,创新药板块近期还有诸多积极因素。
2025 年以来,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火爆。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 455 亿美元,超过 2024 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像三生制药同辉瑞授权 SSG – 707 的总额 60.5 亿美元交易,信达生物与罗氏达成全球合作,将 PD – 1 抑制剂信迪利单抗的海外权益授权,获得 1.2 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 2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等,都彰显了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回报,也提升了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整体预期,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创新药研发进入 “全球新” 阶段。2024 年获批的 38 个全球新药物中,中国企业占比达 21% 。例如华东医药的 HDM2012 是全球首个靶向 MUC – 17 的 ADC 药物,临床前数据显示其抗肿瘤效果优于同类产品。技术壁垒的提升使企业在医保谈判中更具议价能力,2025 年创新药谈判平均降价幅度收窄至 58%,低于整体降幅 63%,这对于创新药企业的盈利空间保障有着积极意义。
各大券商也纷纷对创新药板块表示看好。
招商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登上全球竞争舞台,技术创新 + 市场扩容引领创新药产业趋势行情,持续看好后续催化与兑现。创新药出海是供给与需求方相互成就的产业逻辑,2025 年国内创新药项目已经完成 BD 项目数量超过 80 项,分子形式多样广泛,国内创新药企从 2020 – 2024 年首付款金额从 5 亿美元增长至 41 亿美元,充分印证了国内药企的全球竞争力。在投资思路上,建议沿产业趋势方向寻找可能出海的标的,关注新一代免疫疗法、ADC、TCE 双抗、慢性病重大突破等创新药主线。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2025 年预计是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的重要年份,自 2018 年 “4 + 7” 集采以后,国内企业纷纷开始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至今 7 年时间,已经陆续进入兑现期。部分先驱创新药企业有望陆续实现盈亏平衡,利润端转正,创新药或将逐步进入兑现期。
湘财证券表示,2025 年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工作开始启动,多元化支付制度有望正式落地,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持续扩容。2025 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投资机会。
在政策大力扶持、出海成果显著、行业技术突破以及券商普遍看好的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创新药板块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顾 » 多重利好共振!这一板块强势上涨!